基于化学信息学的b-Raf激酶抑制剂计算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ruimei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Raf激酶是一种酪氨酸激酶受体,是ERK信号转导通路的重要成员之一。如果它发生基因突变则会导致ERK信号转导通路的本构激活,进而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生长,引发癌症。因此B-Raf激酶被视为癌症治疗过程中的重要靶标。研究至今,能够顺利通过三期临床实验成功上市的B-Raf激酶抑制药物只有三种。而且这些药物存在抑制作用较弱、疗效持续时间短、副作用较大等问题。因此,对于兼具安全性和高抑制活性的B-Raf激酶抑制分子的研究及其与B-Raf激酶的结合模式的深入探讨,对于此类药物分子的开发与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107个吡唑嘧啶和吡唑吡啶型B-Raf激酶抑制剂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方法研究了这些抑制剂分子的结构和生物活性之间的定量关系。基于位阻场、静电场和疏水场,我们构建了最优的3D-QSAR模型,其结果为: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0.504,非交叉验证系数R2ncv=0.960,验证集相关系数R2pred=0.872。根据等势线图分析,本文预测了引入不同性质取代基对于分子生物活性的影响。此外,本文还采用了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方法深入分析了吡唑吡啶和吡唑嘧啶型抑制剂与B-Raf激酶结合时的对接空腔、相互作用力及结合模式,并预测出“L”型活性构象和TypeⅢ结合模式。这些研究结果不仅能用于优化该类型现有抑制剂的抑制效果,还能够为研发新型B-Raf激酶抑制剂提供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目的: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 NP)是由于躯体感觉系统的损伤或疾病所引起的疼痛。NP作为慢性疼痛的一种,由于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已受到越来越多的
本文以铝阳极氧化膜(AAO)为模板,通过电化学法制备Co纳米管、Co纳米粒子、Co纳米线、Cu纳米线、及Co/Cu多层纳米线。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
HPS综合症(Hermansky-Pudlak Syndrome)是一种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它是由于细胞内蛋白转运或细胞器生成相关基因突变引起的多系统综合病症。HPS患者通常于30~50岁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