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媒介沉迷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凸显了人与媒介的一种异态关系,表现为人们在利用媒介进行传播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对媒介的过度性、问题性或病态性使用,最终滋生了众多的社会问题。本文基于对“依赖”、“成瘾”、“沉迷”等概念的厘清,从横向与纵向视角归纳媒介沉迷的基本表现类型与变迁轨迹,从内因、外因及内外因综合作用的视角着重剖析媒介沉迷的成因,从正面与负面双重视野审视其产生的社会影响,最后从自我引导、组织引导及多元主体整合引导的角度提出引导策略。本文认为,媒介沉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形成的原因复杂多样。微观上,存在其形成的内部原因。受众本能心理及特殊人格特征与媒介功能的契合,媒介沉浸的“高峰体验”刺激,媒介迷需求满足与情感补偿以及自我认同需要的过度强化从不同层面导致对媒介及其所承载的文本内容的过度使用与沉迷。宏观上,存在其形成的外部原因。主要体现为消费文化的蔓延、媒介在社会结构中的强势地位以及媒介所构建的虚拟世界等因素对受众进行冲击,使其对媒介产生不同程度的崇拜感。媒介功能内容的多重沉迷引发行为的叠加效应,媒介组织的市场化运营以及其他社会主体的多方面影响,都构成了媒介沉迷行为的外部成因。另外,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在中观上形成媒介沉迷的行为强化机制。在媒介迷、媒介及两者作用的社会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下,构成强化循环。本文认为,对于媒介沉迷现象的引导应该据其影响的性质辩证对待,并从三个大的方面来探索媒介沉迷的引导策略。其一是媒介受众的自我引导,不断弱化媒介沉迷的负能量。其二是媒体的组织引导,通过适度推行“迷营销”、积极组织“迷群”、构建媒介沉迷反转机制等措施,将媒介迷引导至一个更健康、和谐的道路上,并发挥媒介迷积极的一面;其三是从法律法规、道德素养、技术限制等角度多管齐下实现环境引导,构筑绿色健康的媒介使用环境,并整合其他社会主体发挥多级引导力量,使受众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对待媒介及媒介内容;总之,整合引导,才能更好地对这一普遍的社会现象进行良性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