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建立长期饮用碳酸饮料大鼠正畸牙移动实验动物模型,检测大鼠不同时期血液中的钙、磷及碱性磷酸酶含量,胫骨近端骨密度(bone mass density,BMD),上颌第一磨牙移动距离;同时观测正畸牙移动大鼠牙周组织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A(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AA,PDGF-AA)的表达情况。探讨长期饮用碳酸饮料对正畸牙移动及牙周改建的影响,为有长期饮用碳酸饮料习惯的患者正畸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SD雌性大鼠48只,2月龄,体重210±15g,清洁级,普通饲料饲养,动物自由饮水摄食。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24只。将两组大鼠根据加力天数又随机分为0天(0d)、7天(7d)、14天(14d)、21天(21d)四小组,分别6只。对照组大鼠给予水喂养的同时实验组给予定量的碳酸饮料喂养,3个月后为各组大鼠安装正畸牙移动装置,分别于当天的同一时间段内处死大鼠,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血Ca、血P及ALP含量,分离左侧胫骨测定BMD,量取正畸磨牙近中移动的距离。离断右侧上颌第一磨牙及牙周组织块制成组织学切片,利用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的形态结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对切片染色,利用IPP6.0软件包半定量分析第一磨牙牙周张力侧PDGF-AA表达情况,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PDGF-AA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mean optical density,MOD)。结果1与对照组大鼠相比,实验组大鼠血Ca、ALP含量及BMD降低,血P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的延长,两组大鼠血Ca含量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不同时间段内实验组的第一磨牙移动距离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加力的时间延长,两组第一磨牙移动距离逐步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免疫组化结果表明,两组大鼠牙周组织中可见PDGF-AA阳性表达,主要在牙周膜成纤维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fibroblasts,PDLF)、成骨细胞(osteoblast,OB)、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htelial cell,VEC)的胞浆中出现。4实验组大鼠牙周牵张侧PDGF-AA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施力后两组大鼠的牙周牵张侧PDGF-AA表达逐步加强,在7d到达高峰,随后逐步下降,有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1实验证实长期饮用碳酸饮料大鼠的正畸牙近中移动距离大于正常大鼠;随时间延长,移动距离增加。提示临床考虑加力值的问题。2长期饮用碳酸饮料大鼠牙周牵张侧PDGF-AA的表达低于正常大鼠,提示PDGF-AA刺激骨修复和成骨作用降低,长期饮用碳酸饮料会对牙周组织骨改建造成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