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尺度光学偶极阱中单原子操控的852nm单光子源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gsww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光子源作为具有最大反群聚效应的非经典光场,在量子物理的基本问题、量子保密通信、量子计算等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单光子源还可以用于弱吸收测量、制备真随机数。通常实现单光子源的物理载体包括单原子,单分子,单离子,单量子点,单NV色心,自发参量下转换,以及基于原子系综的四波混频过程等。基于微型光学偶极阱中单原子操控的单光子源,因其具有窄带宽、可与同类原子系综吸收线匹配、不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等特点,在量子光学的基本问题及量子信息处理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本论文以实现852 nm单光子源并提高其不可区分度为目标,研究了基于微型光学偶极阱中单原子的高概率装载,高ON/OFF比脉冲激光系统,光脉冲共振激发过程中单原子俘获寿命的延长,单光子源的产生及不可区分度的提高等工作。本论文主要完成的工作如下:1).单原子高概率的装载。为了获得852 nm单光子源,首先需要实验提供稳定的单原子源。实验中我们搭建了超高真空气室的大磁场梯度铯原子磁光阱,利用紫外光诱导的光致原子解吸附效应并实时反馈控制四极磁场梯度,实验中实现了磁光阱中少数原子乃至单原子的高概率装载;并对连续光激发情形下,磁光阱中俘获原子所辐射荧光的光子统计特性进行了研究。但是磁光阱中俘获原子的光场与原子跃迁线近共振,使得原子处于不断的吸收与自发辐射过程中,破坏了原子的内部自由度,因此需要将磁光阱中的原子转移到保守势的远失谐光学偶极阱中,完成量子态的制备和探测。实验中搭建了1064 nm微尺度光学偶极阱,研究了磁光阱中单原子向偶极阱的高概率装载。结合蓝失谐激光诱导的光助碰撞和在紫外光导致的原子解吸附两种物理机制将微尺度光学偶极阱中单个铯原子的制备概率提高到了99%以上。2).852 nm单光子源的实验实现。为了有效延长脉冲光共振激发过程中单原子在微尺度光阱中的俘获寿命,我们分析讨论了微尺度光阱的振荡频率及加热机制,采用优化的交替激发/冷却方案,在高重复率、纳秒级脉宽的共振光激发情形下,将单原子的俘获寿命从典型的约100微秒延长至约2500毫秒。结合优化的交替激发/冷却方案,基于微尺度光阱中单原子的操控,实现了重复率为10 MHz的852 nm波长触发式窄带单光子源。利用HBT实验装置对单光子源的二阶相干度进行了测量,零延时处g(2)(0)=0.09。根据实验需要,我们研究了采用波导型电光强度调制器产生高重复频率脉冲光时,影响脉冲ON/OFF比的主要因素和物理机制,通过精密控温并寻找优化的工作点,显著地改善了纳秒脉冲激光的ON/OFF比和功率稳定性。此外,针对进一步改善脉冲激光的ON/OFF比,并有效提高脉冲激光平均功率的需求,提出了纳秒脉冲光通过动态注入锁定放大的方案,并在实验中作了验证。脉冲动态注入锁定放大,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纳秒脉冲激光的平均功率,而且使得被动激光器的输出激光频率在与主激光频率共振和大失谐状态快速切换,显著改善了输出脉冲激光的ON/OFF比。3).单光子源不可区分度的提高。基于1064 nm光学偶极阱中单原子操控的单光子源,由于偶极阱光导致原子能级的光频移,会影响单光子的不可区分度。为了消除光学偶极阱中原子跃迁频率空间位置依赖的空间非均匀频移,提高单光子源的不可区分度,实验中计算并搭建了魔数波长铯原子光学偶极阱,并实现了基于魔数波长光学偶极阱单原子操控的触发式单光子源。实验测量了铯原子6S1/2?F=4,mF=+4??6P3/2?F?=5,mF=+5?跃迁对应的魔数波长值为937.7 nm。实验中搭建了双光子干涉的实验装置,利用Hong-Ou-Mandel双光子干涉实验方案测量了单光子的不可区分度,相比较于1064 nm光学偶极阱,937.7 nm魔数波长光学偶极阱中单光子的不可区分度得到了改善。
其他文献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产品复杂、技术要求高,而其中装配工艺是决定产品性能和制造周期的关键环节之一。传统的装配工艺设计手段以手工设计为主,缺乏有效的手段解决
最大输出幅度是放大电路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它的大小由电路参数决定。本文以几个典型的放大电路为例,深入探讨了使放大电路输出幅度达到最大的条件、器件参数间应该满足的关
<正>人参、三七及西洋参同属于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其提取物和人参皂甙单体Rb1、Rd、Rg1、Rg3、Rh2、Rh1、Rh3、Rp1等均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及抗炎活性;可抑制不同炎症介质如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决定城市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基于此,本文以B城市为例,对城市的水资源现状及治理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文章简要介绍了B城市的水环境概况,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ueumoniae Mp)是儿童和青少年非典型肺炎的首要病原微生物。其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如发烧发热,气喘等,还可能引起多种肺外并发症,如脑炎,皮
本文利用有关文献和对各级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访谈资料以及相关统计数据,分析了中国儿童出生登记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登记程序;考察了儿童出生登记的状况、存在问题和后果
本文基于一项在福建省6个城市所做的问卷调查,探讨了两栖状态下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居住状况及其制约机制这一重要问题。分析结果表明,流动人口的两栖状态即循环流动的特性和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结构设计技术的改进方案也越来越多,并且都向更高水准发展。由于人们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追求更加美观、更实用的建筑,因此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智能疼痛仪与单纯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差异,寻找治疗该病的较佳疗法。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和针刺组,每组40例。针刺组
本文介绍了腐败肉的特征、分类以及引起肉类腐败变质的原因与条件,其中以微生物引起的腐败最为普遍,因此,本文重点介绍了导致肉类腐败变质的微生物的种类及特性,以及如何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