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茶文化之比较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ly_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与日本相邻,两国自古以来就有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联系。茶文化就是其中重要的文化交流之一,茶文化最早源于中国,早在三国两晋时士大夫中已流行饮茶之风,盛唐时更遍及全国。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中国的茶文化对日本茶道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日本民族是个十分善于学习与吸收的民族,日本的茶道虽源于中国,却具有日本独特的民族特色,它的形成、发展过程具有特有的内蕴。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对中日两国茶文化的历史起源、发展以及茶文化的特点等做了一些粗浅的探讨,希望通过这种探讨,在茶事中我们感悟出许多人生道理,体味精神的满足,从而使人生价值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实现。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文在对茶文化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试图从中日两国不同的视角对茶文化中所折射出的内涵进行系统的考察和诠释,从中找出异同,并以此为契入点,对中日两国的文化进行比较。二是研究现状。国内学者大多侧重于对中国茶道的论述,而从中日比较研究出发的成果则略显微薄。三是论文结构。第二章主要阐述中日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并做出比较。从发展历程上看,中国的茶文化是从实用品逐步上升到精神文化,而日本茶文化却是从精神文化普及到实用的,这种反差正好构成了中日茶文化的不同特点。第三章主要阐述中日茶文化的内容与形式,并将中日的茶会、茶具进行比较。中国茶会讲究随意率性,崇尚自然、随和,细节处也许不拘小节;日本茶道则严谨、认真,形式丰富,茶事时各种流派一招一式、主客之间的相互回应、茶事时的环境、茶具的摆放都有严格规定。第四章主要阐述中日两国的茶文化精神,并从美学角度对中日茶文化进行比较。中国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体现在“和、静、怡、真”思想上;日本茶道则主要反映中国禅宗思想,体现在“和、敬、清、寂”思想上。在审美角度上,中国茶文化讲究中和之美,更崇尚自然美、随和美;日本茶道则程式严谨,强调古朴、清寂之美。第五章为结论,对全文进行总结。通过分析两国茶文化的异同点,进一步了解两国的文化特色,便于两国更加和谐的文化交流活动。可以说,茶文化是中国和日本,乃至整个东方文化的体现,是东方文化的瑰宝之一。
其他文献
现代农业和食品加工的快速发展,使农产品的品质检测技术显得非常重要。无损检测技术已成为食品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热点,利用电物性对农产品品质检测、分级筛选等方面已显示出
随着汽车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汽车保有量急剧增长,道路交通事故更加频繁,交通事故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严重的灾难。研究汽车的碰撞安全性能,提高其耐撞性成为各
城市轨道交通SCADA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电力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先进的、开放的计算机网络、可靠的硬件系统和良好的人机界面,实现对城轨交通电力系统的监控。城市轨道
为提高种子包衣质量,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用种需求,研发了5BY-5型新一代种子包衣设备,并设计了以PLC为控制核心,液晶触摸屏为人机交流窗口,集编程、变频、液流监测、传感器等技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充满民间特色,又蕴涵吉祥企盼的纹样。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源于远古时期的图腾形式,经历不同朝代的
长期以来,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问题。城市化的核心依旧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解决得好,城市化才能顺利进行,社会转型过程才能保持稳定。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产业结
本论文以中·韩·日三国创世神话中的开天辟地神话为研究主题。将以史载的典籍神话材料和近年来采录的口传叙事为依据,通过对这类神话的不同类别、不同内容、不同思想形态和
针对植物组织在电镜样品制备过程中 ,表面的细微结构易产生皱缩、塌陷、变形等缺陷 ,对样品制备中固定、脱水、干燥等几种处理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 ,发现经过戊二醛、甲醛混合
本文研究了MOVCD系统温度控制部分。根据传统PID控制并参考国内外时滞系统研究成果、结合实际系统具体情况,对MOCVD温度控制部分进行设计。文中对变参数分段PID控制、史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