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体质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p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旨在从体质学角度探讨FD的易感人群,发现FD患者的一般分布规律,从而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也可以指导FD患者根据自己体质选择正确的调理方法,以改善自身状况,从而达到“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目的。  方法:根据FD的纳入与排除标准,本研究的试验组选取了128例FD患者,对照组则选取相同地区相同年龄段的健康人,对两组人员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中医体质评估表进行测试,调查患者一般情况并统计分析两组人员的体质类型分布情况,探讨气郁体质与FD发生发展的关系。  结果:1.FD患者气郁体质占64.84%,非气郁体质占35.16%,对照组气郁体质为14例,占10.94%,经卡方检验可得:X2=79.03,P=0.000,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气郁体质是FD患者的多发体质。2.气郁体质FD患者中,脑力劳动者占71.43%。非脑力劳动者占28.57%,非气郁体质中脑力劳动患者占53.33%。非脑力劳动者占46.67%。P=0.031,两者具有差异性,说明气郁体质FD患者多为脑力劳动者。3.气郁体质FD患者中,有心烦者占68.67%,无心烦者占31.33%,非气郁体质中心烦者占46.51%,无心烦者占53.49%。卡方检验P=0.008,两者具有差异性,说明气郁体质FD患者多表现为心烦。  结论:1.气郁体质是FD患者的多发体质。2.气郁体质FD患者多为脑力劳动者。3.气郁体质FD患者多表现为心烦,由此提示临床治疗FD在行气解郁同时,应适当配伍清解郁热之药,避免行气药物化燥生火,引发变证。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试验是通过针刺内关和针刺内关+中脘的方法,以胃电、心电及皮肤电反应为监测指标,观察针刺单穴与配穴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对视觉性晕动症预防效应的差异,为本病提供一种价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