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生代农民工在城镇化进程中起着十分重要作用,且市民化意愿较强,住房保障诉求十分迫切。政府在住房保障方面有一定举措,但政策深度、覆盖辐射范围不足,导致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需求与现实供给矛盾凸显。因此要加大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力度,促进其市民化,推进城镇化进程。在城镇住房保障制度演变逻辑框架下,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制度演变经历了探索、深化和强化三个阶段。对这三个阶段进行梳理,发现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在供需动态平衡间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稳定一脉相承。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制度演变遇到瓶颈:社会资源短缺造成住房保障供给数量不足;失衡的住房保障供给结构无法满足住房需求。通过文献梳理以及对河北省唐山市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新生代农民工住房现状和需求现状,发现住房保障供需矛盾主要表现为:供给数量不足无法满足巨大的需求量;单一的住房形式无法满足多样化需求;较差的住房条件无法满足高层次需求;较高的住房消费支出水平造成巨大住房压力;有限的住房保障作用导致保障需求迫切。构建有序回归模型,对新生代农民工住房满意度进行测度,进而找到影响供需矛盾的因素。住房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婚姻状况、人均住房面积、是否与配偶子女一起居住、年收入、住房消费支出以及住房外部便利情况六个要素。解决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供需矛盾的基本路径:增加住房保障供给数量的同时,通过规范租赁市场,实现住房形式多样化;改善住房条件,满足发展需求;稳定房价,增强住房消费承受能力;多措并举,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等方式来解决结构性失衡矛盾,此外新生代农民工也要不断提高自我保障能力,为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提供新思路。图13幅;表14个;参6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