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河盆地是第三系含油气盆地,盆地内部中生界油藏尽管有不少井见到含油气显示,但一直没有形成生产能力。为了探索中生界油藏的成藏模式,从盆地模拟入手,综合烃源岩、储层、盖层、运移条件、圈闭条件、保存条件等各种因素研究,最终达到资源评价和勘探发现的目的。研究应用区域地质统层和古生物化石资料建立中生界的层序组合特征,应用钻井资料和三维地震资料,配以高精度的合成地震记录进行精细构造解释,结合钻井资料落实不同层位的断裂构造特征,运用地震及完钻井资料研究本区的沉积特征,针对该区砂体横向变化大、砂体与油藏关系密切的特点,应用钻井资料和储层反演技术进行储层分布研究,通过构造、砂体、岩心、试油、成藏规律等分析研究,确定工区油水分布规律及地质控制因素。通过研究认为,欢西地区中生界地层据区域对比分析,主要发育了孙家湾组、阜新组地层。孙家湾组为一套红色砂砾岩与红色泥岩沉积,阜新组上部为红色泥岩与灰色砂砾岩互层,下部为灰色砂砾岩与灰色泥岩沉积,加薄煤层和炭质泥岩。欢西地区中生界是在北东走向的断层控制的高垒带上含油,油源主要来自于下第三系的沙三、沙四的生油岩,油气运移主要方式是从生油岩通过断层直接运移至中生界储层,其次是沿北东向南掉断层面方向和中生界的不整合面运移。这种“新生古储,垒带含油”的观点,为下一步勘探指明了方向。该研究探索了中生界油藏的成藏规律,形成了老油田新层系的研究模式,具有指导辽河盆地内部中生界的勘探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