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梅伯是20世纪中国音乐史上的第一代音乐家,一生致力于声乐演唱、合唱与指挥、音乐理论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卓著,远赴欧洲留学期间仍坚持向西方人推介和传播中国传统音乐。回国后任教于上海国立音专,创建了西北音乐院,为祖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业音乐人才,重建北平国立艺专音乐系,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为我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中国音乐简介》(英文版)1969年于香港出版,是1932年出版的《黄钟》(法文版)的再版,目的是为了向西方民众传播中国传统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弘扬了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虽然此书并没有以“音乐史”的称谓命名,但从成书结构来看,赵梅伯采用专题体例来叙述中国音乐史,全书包括乐律、乐器、音乐思想、戏曲、雅乐、民歌等音乐史的内容,故无论是从编撰体例还是著书内容上来看,此书都是一部中国音乐史著作。本文以《中国音乐简介》对研究对象,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是论述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等问题;第一章主要介绍赵梅伯及其学术成就;第二章主要针对《中国音乐简介》一书,从主要内容、译介、分析、意义研究四部分入手进行评述;第三章将赵梅伯著《中国音乐简介》与王光祈著《中国音乐史》进行比较研究;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概括总结。笔者结合《中国音乐简介》译介研究,试图分析如何以不同的语言文化作为参照向外国读者(英语)更加准确地阐释中国音乐的基本理论和概念。透过赵梅伯先生在音乐成就正确的看待一位“学人歌者”对中国民族传统音乐传播和推广的赤子之心,引发当代音乐学者对中国古代传统音乐的研究进行更深刻的思考。笔者希望通过对《中国音乐简介》的研究,能够有更多的人了解赵梅伯先生,了解《中国音乐简介》。当下对赵梅伯先生成就的学习和研究,其历史意义无疑超过了赵梅伯先生的成就本身,对于我们学习和研究中国现代音乐史,甚至是中西音乐文化交流史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