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的传播一改往日“车马慢,书信远”的悠然自适,进入了形象化、景观化、构想化的视觉文化时代。基于视像技术的视觉传播思维,在力促民族文化进行国际交流的同时,也重构了文化传播实践的日常秩序。因此,研究视觉文化时代的武术传播,审视“镜头下”的武术刮起的中国功夫风、思考视觉文化时代武术知识的溯源与创新以及面对体育全球化如何营造良好的武术传播秩序,是武术传播与发展亟待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以视觉文化时代为背景,从传播学角度出发,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通篇围绕武术视觉化传播展开尝试性的探究与思考。首先,在回顾了与武术传播和视觉文化等相关综述研究的基础上,对视觉文化时代武术何以传播进行了基本梳理。总结归纳出消费社会的情景创设、现代媒介的技术构建、大众文化的审美调适产生了武术传播的视觉文化背景,实体媒介家族的成长、影像媒介家族的崛起、新兴媒介家族的勃兴构成了武术传播的视觉媒介基础;其次,结合武术视觉化传播的实践案例,对视觉文化时代武术传播的效果进行实证分析,一方面是“构建武术形象,展示民族精神气质”、“打造文化印象,寻求武术文化身份”、“释放想象空间,表达武术艺术魅力”、“提高影像认知,开发武术教学资源”、“扩大武术消费,促进武术产业发展”的正效果,另一方面是“视觉内容的同质单一,引起观众审美疲劳”、“市场操纵的视觉展演,消解武术人文价值”、“视觉形象的‘话语’霸权,遮蔽武术文化真实”的负效果;最后,重新审视视觉文化时代的武术传播,认为,武术传播的视觉文化属性既包含武术技术、武术文化和武术文化空间三位一体的文化定位,也涉及多元性、民族性、现代性的文化输出;武术传播的视觉文化意义在于恢复身体的合法身份、调整视觉的霸权地位、尊重“内视”的体认规律,在身体性、视觉性和内视性的统一共进中,还原“视觉文化”和“武术文化”本身,勾画出理想的武术视觉传播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