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所说的“误读”,其实是指理解偏差或错误理解。它与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关,是一种客观存在,是阅读行为的一种伴生现象。新闻“误读”则是指人(本文所说的“人”包括作为传播者的个人和受众)在解读新闻时对新闻内容的内涵意义或传播者意图的理解产生的偏差。新闻误读的成因和机理多种多样、不一而足,它可能是由单一因素造成的,但更多时候是由多重因素共同生成的。对于新闻误读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方面,研究新闻误读涉及多种学科的知识和理论,所涉及内容包括新闻误读的特点、成因、表现及对传播的现实影响和防范对策;另一方面,对新闻误读的研究,可以有效地反作用于政府部门的各项工作和新闻传播的实践,在改善政府形象、提升管理水平以及促进新闻传播手段和效果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国内外对文学、社会学、哲学等领域产生误读的研究较多,但对新闻误读专门研究的相关著述并不多见,相关研究多见于大学、新闻研究机构以及新闻工作者的零散的、单一的论文,而且,这些研究多集中于新闻误读的某一个侧面、某一个重点或是某一种表现,理论知识和实证案例的运用也相对较为单薄,缺乏系统、完整的分析和论述。本文力求综合运用新闻学、传播学、传播心理学、信息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大量的新闻案例,对新闻误读的成因、特点、表现、影响和对策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和论述,同时将政府这一时常以新闻发布者身份或是新闻本源身份出现的因素,作为新闻误读的重要成因也同时纳入研究,这是过去往往被研究者所忽视的。除了绪论之外,本文共分5章,分别是:第一章新闻误读的概念、性质和分类;第二章新闻发布者造成的误读;第三章新闻传播者造成的误读;第四章新闻受众造成的误读;第五章新闻误读研究的意义及其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