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误读”现象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t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所说的“误读”,其实是指理解偏差或错误理解。它与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关,是一种客观存在,是阅读行为的一种伴生现象。新闻“误读”则是指人(本文所说的“人”包括作为传播者的个人和受众)在解读新闻时对新闻内容的内涵意义或传播者意图的理解产生的偏差。新闻误读的成因和机理多种多样、不一而足,它可能是由单一因素造成的,但更多时候是由多重因素共同生成的。对于新闻误读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方面,研究新闻误读涉及多种学科的知识和理论,所涉及内容包括新闻误读的特点、成因、表现及对传播的现实影响和防范对策;另一方面,对新闻误读的研究,可以有效地反作用于政府部门的各项工作和新闻传播的实践,在改善政府形象、提升管理水平以及促进新闻传播手段和效果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国内外对文学、社会学、哲学等领域产生误读的研究较多,但对新闻误读专门研究的相关著述并不多见,相关研究多见于大学、新闻研究机构以及新闻工作者的零散的、单一的论文,而且,这些研究多集中于新闻误读的某一个侧面、某一个重点或是某一种表现,理论知识和实证案例的运用也相对较为单薄,缺乏系统、完整的分析和论述。本文力求综合运用新闻学、传播学、传播心理学、信息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大量的新闻案例,对新闻误读的成因、特点、表现、影响和对策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和论述,同时将政府这一时常以新闻发布者身份或是新闻本源身份出现的因素,作为新闻误读的重要成因也同时纳入研究,这是过去往往被研究者所忽视的。除了绪论之外,本文共分5章,分别是:第一章新闻误读的概念、性质和分类;第二章新闻发布者造成的误读;第三章新闻传播者造成的误读;第四章新闻受众造成的误读;第五章新闻误读研究的意义及其应对。
其他文献
目的: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一种遗传性进行性光感受器细胞丧失并最终导致视网膜变性萎缩为特征的一组疾病,目前RP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旨在通过腹腔
我国正处于现代化的城市化的进程中,加之公民意识的不断增加,邻避现象日益加剧。一方面人们对城市公共设施的需求增加,同时其对周边环境的负外部性效应也增强;另一方面,随着公民权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迅速发展,电力系统中目前所使用的几种抄表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不足。目前,对电力线载波自动抄表系统的研究多集中在信道特性等领域,虽然有部
文化生产理论是由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的文化社会学理论,场域、惯习、资本是该理论的核心概念。自20世纪70年代起,文化生产理论被广泛应用于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文化学等
近年来在我国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频频发生财务重述。上市公司公开发表的财务报告是经过审计师审计的,审计师的行为活动深刻影响财务重述的发生。因此,从审计师的角度全面研究审
随着人类科技水平的发展和认知水平的提高,人类的现代设计活动也经历了150余年的快速发展:“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直至现代主义设计的兴起,发展,衰退,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