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财政规划的运行机制设计——基于“两个衔接”问题的研究

来源 :云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o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但现行财税体制具有过渡性质,推进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已成为中国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一环。站在当前改革的历史节点,针对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以中期财政规划作为财税体制的突破口,必将有力的推动财税体制改革的进程。  目前,我国传统的预算管理制度存在着诸多缺陷,年度预算的短视性问题、财政支出的碎片化问题、预算与政策脱节问题以及重投入轻管理的传统财政思想严重制约着我国预算管理改革的步伐,若不及时关注和解决这些问题,极有可能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道路上的一颗毒瘤。中期财政规划是预算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传统预算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且在解决上述问题上有良好的表现。  中期财政规划的一个关键职能所在就是改变我国预算与政策脱节的问题,在二者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实现二者的联结。只有在中期财政规划框架指导下的年度预算编制才能更具科学性和方向性,规划才能更具可操作性。我国一直编制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它为我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发展方向和战略重点,是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那么如何实现中期财政规划与年度预算的衔接以及与国家五年规划衔接(即“两个衔接“问题),充分发挥中期财政规划的桥梁作用成为我国推进中期财政规划道路上至关重要的一环。  早在20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形成了中期财政规划的雏形,在很多发达国家中期财政规划制度已经发展成熟且制度化。从各国发展情况来看,各国都非常重视中期财政规划实现预算与国家中长期规划之间的联结作用,也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出很多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创新点。第二部分阐述中期财政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包括中期财政规划的内容、编制原则等。第三部分分析在分析我国现阶段预算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引入中期财政规划在解决预算与政策衔接问题的必要性。第四部分是对典型国家的实践经验进行分析,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英国等很多发达国家的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制度已经逐渐成熟且制度化,长期的实践积累出很多为我国借鉴的经验。第五部分围绕着“两个衔接”问题提出对我国中期财政规划运行机制的建议。设计问题、组织分工问题与编制程序和方法问题,同时提出我国推行中期财政规划的其他保障措施。  对于中国财税体制改革而言,中期财政规划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财政管理改革尤其是预算管理改革依然任重而道远,真正的考验刚刚到来。
其他文献
日本的桑原医生等对25名陈旧性心肌梗塞病人在摄氏15度、25度、35度环境下做运动负荷试验,结果表明:在低温低湿、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最易诱发心肌梗塞。资料还表明,七八月份高温多湿季节发生脑血栓的也更为多见。  顺应四时气候变化是摄生保健的关键。对于已有心血管疾患的病人来说。尤要注意这一点。  高血压病人在夏季由于血管扩张,外周血管阻力低,血压略有降低。但在低纬地区,炎热对高血压病患者仍有较大危害。夏
从历史上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其国民经济经历了持续快速的黄金发展期之后,都会迎来资产价格的大幅剧烈波动。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自由化浪潮兴起,金融市场
2007年底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在2008年进一步全面影响全球的金融市场,不仅美国的银行业遭受重创,有多家投资银行以及商业银行倒闭或者重组,世界其他各国的银行业也不同程度地受到
资本利得税一直是我国资本市场颇具争议的一个话题之一,关于是否针对我国的股票市场征收资本利得税也是学者讨论的焦点。在以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希望通过分析得到资本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