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慢性腹泻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主要症状以每日大便次数增多,达3次或以上,大便性状改变偏稀薄,病程长达3周以上为特点,可发于各个年龄段。该病起病缓,变化慢,病程长,缠绵难愈,且一般易于反复,给患者的生活及心理造成巨大的困扰。本课题观察肠三针温针灸治疗慢性泄泻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慢性腹泻找到一种更为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严格依照课题研究既定的要求进行收集、筛选,把符合实验要求的66名患者用简单随机的方法进行临床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并进入课题研究,每组33例。治疗组选取关元、天枢(双)、上巨虚(双),共5个穴位进行温针灸治疗,每周3次,连续治疗3周,一共治疗9次;对照组予以口服培菲康胶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一次3粒,一日2次,于每日早晚两餐后2小时服用,连续服用3周。另外在治疗结束后,立即对两组开展为期2周的跟踪随访。分别在治疗前、治疗中期(治疗第10天,治疗组已完成4次温针灸治疗后)、治疗结束以及治疗结束2周后根据已设定的症候评分表对每位受试者的相关症状进行评分记录,并作统计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结果:研究期间一共有5名受试者脱落,剩余61例受试者完成整个课题研究过程,其中治疗组有31例,对照组有30例。1、治疗前,经数学统计分析,两组受试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情况的比较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具可比性。2、研究第10天,两组分别进行自身治疗前后总积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两种治疗方法在治疗第10天均已起效。3、治疗结束,治疗组与对照组自身治疗前后总积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每组各症状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改善(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结束后进行组间比较,治疗组在总积分即总疗效以及在便质状态、食欲、倦怠乏力的症状改善上优于对照组(P<0.05),其余症状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运用肠三针温针灸治疗慢性腹泻在改善患者便质状态、食欲、倦怠乏力的症状上,以及在总疗效上均优于口服培菲康胶囊。4、治疗结束2周后随访,治疗组总积分与其自身治疗结束时比较,差异无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积分与其自身治疗结束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后总疗效有所下降。提示运用肠三针温针灸治疗慢性腹泻要比口服培菲康胶囊获得更持久的疗效。结论:本课题研究主要通过比较运用肠三针温针灸与口服培菲康胶囊两种方法治疗慢性腹泻,观察肠三针温针灸治疗慢性泄泻的临床疗效。1、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第10天两种治疗方法均已起效;2、肠三针温针灸的治疗方法较口服培菲康胶囊的治疗方法能获得更高的有效率3、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患者的各个症状(大便次数、便质状态、腹胀、腹痛、食欲不振、倦怠乏力),而在改善患者便质状态、食欲以及倦怠乏力的症状上肠三针温针灸要优于口服培菲康胶囊;4、根据治疗结束2周后的随访结果分析,可看出肠三针温针灸的治疗方法在疗效维持上优于口服培菲康胶囊。两组患者在包括治疗及随访的整个研究过程中均未出现任何不良情况。肠三针温针灸治疗慢性腹泻简便、有效、安全,适合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