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骨混凝土桁架转换层施工监控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k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骨桁架转换层结构是现代大跨度转换层结构中具有竞争力的结构形式之一。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结构的建筑美学、跨度及构件截面复杂性的增大,大跨度桁架转换层的施工监控对保证结构的顺利建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施工监控是通过在施工过程中对结构内力、应变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对设计的施工过程进行相应的调整,确保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可靠度和安全性,保证结构建造时的变形和受力符合设计要求。本文以贵州省委办公业务大楼为工程背景,采用振弦式传感器对该工程的钢骨桁架转换层在施工过程中的实际受力状况进行了监控。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该工程的转换桁架在施工过程中的受力状况进行了分析,对比施工监控的结果,对结构的真实受力状况作出评价,指导施工圆满完成并最优地逼近于结构理想控制目标。并且依据监控结论,提出了本工程转换桁架的优化设计方案,作为今后类似结构设计的参考。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介绍了当前工程界常用的四种数据采集方案,考虑到本工程测点较多且不需要实时监控、施工周期长、温度和徐变影响较大等因素,设计了适合本工程的数据采集方案。(2)根据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的计算结果确定了传感器的有效测点布置方案。(3)根据施工进度确定了有效的传感器安装方案。(4)运用美国DALLAS公司的半导体智能温度数字传感器对温度进行测量,用以修正温度变化对振弦式传感器测量结果带来的误差。(5)根据在施工过程中转换桁架钢骨、楼面混凝土应变以及楼面交叉梁钢筋轴力的测量结果,对施工过程中钢骨桁架转换层的实际受力状况作出了评价。监控结果表明,转换层在施工过程中的实际受力状况比理论计算结果更加安全合理,验证了设计、施工的合理性和本次施工监控的有效性。(6)依据监控结果,分别从杆件截面和多余杆件两方面对本工程转换桁架进行了优化设计。
其他文献
本文以义马杨村矿某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建立模型,采用UDEC数值模拟软件,首先对综放工作面推进过程中支承压力分布规律进行了离散元模拟分析,得出支承压力分布规律随推采长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端精密装置的应用,对电能质量及供电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某些重要的国防部门基本不允许3~5ms的供电中断,备用电源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电力装置。本文介绍了现有备用电源的情况,指出UPS、EPS、ATS等均不能满足野战要求。于是根据波形相关度原理和瞬时无功功率理论,采用逆止功率阀和和机械接触器相结合作为功率流控制阀,以监测电源侧和负载侧的电压和瞬时有功功率双重波形相关度为手段,研制了
本论文围绕集成保护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集成保护”是指将变电站全部信息集中于一个计算机系统中,形成可靠、灵活、多样互补的集中式保护系统。 论文提出集成保护
国外的专门用于研究缸内过程的燃烧分析仪,技术较成熟,功能强大,但价格昂贵、维修困难,从而也使国内相关仪器设备的开发成为必要。本文在模仿国外燃烧分析仪的基础上,自行开发研制
利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CFRP)加固带缺陷钢结构,往往粘结层是最薄弱的环节。本文根据CFRP加固带缺陷钢梁与CFRP加固带缺陷钢板的试验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电力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客户为中心”提高供电可靠性已经成为国内供电企业的共识。有效利用配电网的典型网架结构自身的优势,提出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隔离和供电恢复方法,实现快速、准确、高效的故障处理,对提高供电可靠性、提升供电企业服务质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配电网典型结构和模块划分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以模式化组为基本单元的网络模型。以馈线为对象,研究了配电网故
随着5083铝合金在制造业中广泛的应用,尤其高速列车和船舶行业的发展,要求对其在高速碰撞、大塑性变形等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同时,材料的屈服应力、加工硬化率等参数
随着电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对实现安全信息的规范化、信息化管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本文结合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需求,设计并实现了
海洋所蕴藏的巨大经济潜力以及在政治上的重要地位,在本世纪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在众多海洋技术中,续航力大、能达到各种潜深、并能完成多种作业任务的潜水器成为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