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上常见得关节内骨折,常为高能量暴力损伤所致,严重者多合并有半月板、韧带的损伤,治疗不当,可造成严重的膝关节功能障碍,治疗上比较棘手。目前,对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治疗上主要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ORIF)为主,手术效果满意。本研究旨在观察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诊治过程中,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和3D打印技术对胫骨平台骨折诊治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骨科2013年6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例Schatzker V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随机化原则进行分组,其中5例为对照组(A组),5例为观察组(B组),2组患者均采用膝关节前内外侧手术入路进行切开复位加植骨内固定术,均由同一组医生进行手术。对照组在常规影像学检查后,根据术者经验制定手术方案,进行手术。观察组术前利用CT扫描数据,在Mimic软件进行3D重建,快速成型制备出1:1的模型,以此对骨折进行明确诊断和分型,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术前进行手术预演,选择合适的钢板、螺钉,对钢板进行预处理,然后进行手术。对比2组患者的骨折复位效果、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术中所见与虚拟3D重建图像及3D打印模型基本相似,均为Schatzker V型胫骨平台骨折,2组患者均获得了良好的骨折复位。观察组手术出血量(150±32.15)m1,较对照组的(200±25.30)ml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05±11.85)min,较对照组的(140±20.25)min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和3D打印技术,可以直观的了解骨折的类型及移位程度,提高手术医生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认识,制定更加详细的手术方案,术前可在骨折模型上进行模拟骨折复位,并根据模型选择合适大小、类型的钢板,对钢板进行预处理,使之更加伏贴,从而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了手术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