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乒乓球运动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分析研究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966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历史视角切入,回顾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历程,分析乒乓球运动在西方以及我国发展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并通过西方原发型体育发展和中国赶超型体育发展的对比研究,梳理了我国乒乓球发展历史,以期对乒乓球运动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发展做出合乎逻辑的说明,把握发展的必然逻辑进程。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乒乓球运动最初在西方是民间自发的一种竞技性游戏。在发展过程中,以民间协会和社团为主流的乒乓球组织体制“自下而上”逐渐成长与壮大。2.乒乓球在西方的发展是以满足个人主体娱乐、享受和促进个体身心健全发展为基本价值取向,在这个前提下,国家主体和社会主体为了满足各自的价值目标逐渐参与到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中,与个人主体共同构成了乒乓球运动发展的价值目标体系和利益格局。3.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建立了体育的行政管理机构,国家主体为了政治需求而发展乒乓球运动,成为乒乓球运动发展占主流地位的价值取向。4.竞技乒乓的成绩辉煌,使大众的政治热情高涨,增强了人民群众对乒乓球运动的价值认同,加之其项目特点,乒乓球运动迅速在社会普及。然而竞技乒乓与大众乒乓的发展路径却各自封闭。5.转型期体育评价体系的转变客观上要求乒乓球运动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发生转变,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应该以满足个人主体娱乐享受和促进人的身心健全发展作为第一价值选择,同时又要满足项目发展的政治功能与经济功能,三者之间相互促进,真正做到“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6.从项目特点出发,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应该更多注重其娱乐性与健身性;真正按照市场规律做好乒乓职业联赛,发展竞技表演市场;政府和国家其他机构为乒乓球发展提供政策性指导和法律监督保护;同时政府依法以财政拨款对乒乓球科研与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在为大众乒乓服务以及引导乒乓联赛发展的基础上,间接为竞技乒乓成绩的取得提供保障。
其他文献
杜威(JohnDewey,1859-1952)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立者。他在达尔文进化论思想、黑格尔学说、实用主义哲学的启发和影响下,在芝加哥大学初等实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