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四化”的同步推进,创业已成为农民生存与发展的有效途径与必然选择。基于农村环境和农民自身特征,以家庭为主体的家庭农场创业,是农村地区农民创业最主要的农业组织形式。同时,家庭农场也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最理想的载体,帮助解决“谁来种田”的问题,让农业“后继有人”。在家庭农场创业过程中,家庭农场主作为农场的所有者与经营者,其创业能力对创业活动尤为重要。而家庭农场创业绩效作为整个创业活动过程的最终归属,对农场未来的生存与发展起决定作用。因此,探究家庭农场主的创业能力对家庭农场创业绩效的影响作用,对于指导家庭农场创业行为和职业农民培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构建“创业能力——家庭农场创业绩效”之间作用关系的概念模型,并引入创业榜样作为调节变量,介入创业能力与家庭农场创业绩效的关系中,挖掘创业能力、创业榜样以及家庭农场创业绩效三者间的内在作用机制。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家庭农场、职业农民、创业以及农民创业相关理论与研究成果。其次,结合我国农场地区家庭农场创业的实际情况,基于社会学习理论,构建本文的研究模型。最后,以中部三省184位家庭农场主的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采用层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创业能力对家庭农场创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创业榜样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创业能力中的经营发展能力、资源获取能力与家庭农场创业绩效显著正相关,经营发展能力、资源获取能力越强,家庭农场创业绩效就越好;风险承担能力对家庭农场创业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创业榜样发挥示范效应,在经营发展能力和资源获取能力与家庭农场创业绩效的关系中起显著正向调节作用。在高创业榜样的情况下,家庭农场创业绩效水平更高。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女性、家庭农场主文化程度越高、家庭农场创业年限越长,家庭农场创业绩效越好。基于以上实证结果,本文提出几点政策启示:家庭农场主应重视自身创业能力的培养,当地政府应建立健全的家庭农场主教育与培训体系,并且鼓励家庭农场主向创业榜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