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心脑血管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依次是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糖尿病,每年因心血管病死亡350万人,至少一半与高血压有关。高血压因致死、致残率高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增加社会经济负担,控制血压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血管事件,改善患者预后。近年来研究发现高血压除导致脑卒中、冠心病、慢性肾脏疾病外,高血压本身及降压药物也可能导致性功能障碍。我国中青年高血压患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接受降压治疗的患者常常存在勃起功能障碍(ED),使其成为降压治疗失去依从性及降压达标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患者迫切希望在降低血压的同时能不影响或改善性生活质量。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抑制剂在临床应用广泛,研究证实男性生殖系统存在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及其受体等RAS的组份。因此,RAS阻滞剂可能因改变男性生殖系统局部RAS组份的浓度而影响睾丸间质细胞的生理功能。本研究通过观察RAS抑制剂缬沙坦及贝那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勃起功能、睾丸重量、性腺指数(GSI)及血清性激素(睾酮、雌二醇、孕激素)水平的影响,寻求血压、勃起功能及性激素间的相互关系,探讨高血压及RAS抑制剂对SHR勃起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为临床合理选择降压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将24只SPF级11周龄的雄性SHRs随机分为3组:缬沙坦组[缬沙坦30mg/(kg·d)溶于0.5ml双蒸水灌胃,A组,n=8],贝那普利组[贝那普利10mg/(kg·d)溶于0.5ml双蒸水灌胃,B组,n=8],SHR对照组(双蒸水0.5ml/d灌胃,C组,n=8)。另将8只同周龄的SPF级雄性Wistar Kyoto(WKY)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D组),给予双蒸水0.5ml/d灌胃。所有大鼠每周测量一次体重,A、B组的用药剂量据SHR每周的体重变化进行调整。随机分组后,每组动物自由摄取标准大鼠饲料及冷开水,维持12h昼-夜循环并保持室温在24-28℃。动物分组适应环境1周后,测量所有大鼠初始体重、收缩压(SBP),眼静脉穿刺收集血标本测量大鼠初始血清睾酮、雌二醇、孕激素水平;按上述给药方法干预2月后再次测量大鼠体重及SBP,并通过RM6240B/C型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及处理系统测量0、2、5V电刺激海绵体神经时的阴茎海绵体内压(ICP)及平均动脉压(MAP),评估高血压及降压药物对其勃起功能(ICP/MAP)的影响。随后颈动脉放血收集血样本处死大鼠,迅速摘取睾丸称重并计算GSI(性腺重量/体重×100),并通过电化学发光法测量血清睾酮、雌二醇及孕激素水平。结果干预2月后,缬沙坦及贝那普利均显著降低SHRs的血压(P<0.01),而未行降压治疗的SHRs血压较基线明显升高(P<0.01)。无论给予0、2、5V电刺激海绵体神经,C组ICP/MAP均低于其他三组(P<0.01),且ICP/MAP与SBP呈显著负相关(P<0.01)。D组ICP/MAP在0V电刺激时高于A、B组(P<0.01),2V电刺激时高于B组(P<0.05),而5V电刺激时则与A、B组间并无明显差异(P>0.05)。睾丸重量与GSI在所有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单因素直线相关分析亦显示SBP与GSI并无相关性(P>0.05)。与A、B、D组比较,C组血清睾酮水平降低(P<0.05),与自身基线相比也降低(P<0.05);C组雌二醇较B、D组升高(P<0.05);此外,C组孕激素明显低于其他三组,但仅与D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单因素直线相关分析发现,SBP与血清雌二醇呈显著正相关(r=0.463,P<0.01),而与睾酮(r=-0.398,P<0.05)、孕激素(R=-0.454,P<0.01)呈显著负相关。血清雌二醇/睾酮比值与0、2、5v电刺激时的勃起功能呈显著负相关(r-0.547,P<0.01;r=-0.552,P<0.01;r=-0.596,P<0.01),孕激素则与相应强度电刺激时的勃起功能呈显著正相关(r=0.448,P<0.05;r=0.433,P<0.05;r=0.537,P<0.01)。结论高血压对SHR的勃起功能有消极影响,SBP与勃起功能呈显著负相关,这可能与高血压降低SHR血清睾酮水平而升高雌二醇水平,从而导致雌二醇与睾酮比例失衡有关。RAS阻滞剂缬沙坦与贝那普利并不损害SHR勃起功能,对GSI亦无明显影响,缬沙坦在一定程度上则可能会改善SHR勃起功能,这可能与缬沙坦与贝那普利能维持SHR血清性激素比值的平衡,从而维持阴茎血管内皮正常功能有关,但其具体的分子机制尚需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