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充玻璃微珠对PMMA/SAN共混体系相分离的影响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dddd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粒子填充聚合物共混体系,人们主要关注在粒子在基体中的分散、粒子与基体的界面性质;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粒子对聚合物基体的形态结构演化和最终相形态形成的影响。本论文以具有LCST相行为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丙烯腈)(PMMA/SAN)共混体系为聚合物基体,结合动态流变学、小角激光光散射(SALLS)以及透射电镜(TEM)等方法初步研究了空心玻璃微珠(HGB)填充该体系对其相行为的影响。运用动态储能模量、动态损耗正切值与频率的关系logG’-logω、tanδ-logω等基本动态粘弹函数关系,进行了填充空心玻璃微珠体系与未填充体系的数据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影响均相体系的线性粘弹理论模型条件下,一定含量的HGB加入后,共混体系发生相分离时,在低ω区域出现的“第二平台”会向高ω方向移动,且随着粒子含量的增加,“第二平台”向高ω移动更为明显。此外,改变粒子粒径,将出现类似的结果。说明,粒子的加入对于聚合物相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研究HGB填充不同组分的PMMA/SAN共混体系的相分离与动态粘弹响应的关系发现,随着SAN含量增加,HGB对基体相形态演化的影响越明显。在低ω区域的口第二平台口向高ω移动,相分离温度降低。认为,由于其与PMMA、SAN基体的界面作用力不同,在HGB表面会对体系中某一种聚合物基体有选择的“吸收”,从而在HGB表面形成复杂的界面相,这种过渡相对共混体系相行为有一定的影响。HGB的填充并不会改变PMMA/SAN共混体系的相分离机理,仍然为SD机理引导的相分离过程。
其他文献
铝及其合金是当今发展较快,应用广泛的有色金属,在航空航天工业和许多民用工业领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今,铝合金正向着高强度、高韧性、耐腐蚀等方向发展。纳米材料具有一系
随着黄埔区城市化的发展,“城中村”池塘普遍受到生活污水的污染而导致富营养化,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新的环境问题。本文系统研究了黄埔区“城中村”富营养化池塘水体的污染特征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在治疗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绵阳市中心医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
BaTiO3(BT)和PbTiO3(PT)的是两种典型的钙钛矿铁电材料,由于具有优良的介电、压电、热释电和铁电性质被用来制造高频陶瓷过滤器、表面声波器件、红外传感器和非易挥发性铁电随
铁电材料和铁磁材料的复合可产生新的磁电效应,如磁致伸缩相与压电相复合具有磁电效应,可在器件和电子学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铁电铁磁复合的材料设计的基本规律,并结
在我国课程改革的新时期,人们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整体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形势下,初中教师就要不断创新与完善课堂教学方法,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以此全面提高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