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性噪声性聋是指因长期接触噪声生产作业而引起的一种进行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是一种慢性声损伤,有一个慢性发展过程,即由生理性反应到病理改变的过程,当出现主观感觉时已影响到语频区,影响到作业工人的日常生活。目前我国约有1000万工人在超标噪声环境中工作,其中有100万工人患有程度不同的噪声性聋,噪声仍是职业因素中的主要危害因素之一。由于噪声性耳聋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预防其发生就显得十分重要。锅炉制造业作为听力损伤的一种高危险职业,其听力损伤的发病情况、接触噪声剂量与听力损伤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听力损伤的因素,查阅国内外20年的文献资料,尚未见有报道。本文通过对锅炉制造业工人听力状况的调查研究,旨在反映锅炉制造业工人听力损伤的情况,探讨锅炉制造业噪声性听力损伤罹患率与噪声接触剂量之间的关系,分析工龄、工种、年龄、吸烟、饮酒等因素对噪声性听力损伤的影响,为防治职业性噪声性听力损伤提出见解。 方法:使用听力计测定噪声作业工人听力,声级计测定作业环境噪声强度,调查作业工龄、工种、年龄及吸烟、饮酒史,用直线相关与回归法分析噪声性听力损伤罹患率与噪声接触剂量之间的关系,用x~2检验分析工龄、工种、年龄、吸烟、饮酒等因素对噪声性听力损伤的影响。天津医科大学顾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结果:所调查锅炉厂噪声作业工人噪声性听力损伤催患率为57.36%,噪声聋的催患率为9.30%,各级噪声性听力损伤催患率与噪声接触剂量之间存在着剂量反应关系,工龄、工种、年龄影响噪声性听力损伤催患率,吸烟、饮酒对噪声性听力损伤催患率无影响。 结论:噪声对锅炉制造业工人听力的损伤比较严重,是锅炉制造业工人发生听力损伤的主要原因。要保护85%的作业工人不发生I级听力损伤,噪声接触剂量应控制在94dB·年以下。噪声防治应严格执行国家卫生标准,建议对工人入厂后前十年内每年体检一次,加强安全教育,增强自我防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