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地球村由梦想变为现实的情况下,每个主权国家都以开放和融入全球体系作为基本的政策取向。任何一个开放的国家,都会注重其他国家对自己的态度,这种态度意味着主权国家的政策实施将会遇到多大的困难或是如何的顺畅。因此,每个主权国家的对外传播媒介的主要责任是,增强本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亲和力、可信度,被目标国家的宣传对象视为朋友、而不是敌人,是利益的共同体,而不是恶意的竞争者。在这种情况下,本国的主张和立场,就容易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和支持。
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世界大国,在国际交流中,对外传播媒介应该表达中国自己的主张,自己独特的立场和态度,积极主动地为这些主张、立场、态度进行传播。只有让其他国家的公众了解中国,中国才能为他们所接纳,最终获得他们认同,只有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中国才能够顺利地融入全球体系,利用和平的国际环境,充分地发展自己、壮大自己,以实现中华腾飞的战略目标。
本文探讨的问题是,大众传媒和国际话语权是什么关系?国际话语权和中国形象是什么关系?提升国际话语权,塑造良好的中国形象,有什么可行的举措?
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说明了大众传媒作为国际话语权的主渠道,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现状如何。接着概述了中国国际传播边缘化的现状,从传媒自身发展不够和受传统文化影响的角度作出原因分析。
第二部分首先阐释了国家形象的定义,概述了中国形象在国际上被误读的现状,指出了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重塑中国形象的紧迫性及现实基础,分析了国际话语权和国家形象的直接关系,说明了重塑中国国家形象的根本在于提升中国传媒的国际话语权,而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关键在于建立强大的有影响力的国际传媒,为第三章的内容作了铺垫。
第三部分,主要提出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途径和措施。首先谈到的是国际传播要遵循的客观、主动原则,然后指出大众传媒建立国际话语权的具体举措,要发挥传统媒体的作用,通过改革传媒体制、传播内容、传播艺术来提升传媒的国际影响力,然后提到了网络在当下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利用,最后提到政府和民间的作为,打造大外宣立体格局,为提升传媒国际话语权提供多种途径。
总而言之,本文试图从国际话语权现状、形成原因及原理、提升途径上等角度,来说明如何塑造良好中国国家形象,希望对中国的和平崛起提出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