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十六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于2010年8月28日-9月12日在土耳其举行,中国队在经过小组赛和八分之一决赛总共六场比赛后,以一胜五负的战绩,最后名列第十六名,这是中国队自参加奥运会、世锦赛等世界大赛的最差战绩。中国男篮在亚洲可谓战绩辉煌,在亚锦赛就有过一次5连冠和一次4连冠。然而到了世锦赛上,中国男篮的成绩却表现的差强人意,历史上中国男篮总共8次参加世锦赛,只有在1994年第十二届男篮世锦赛杀入八强。 由于年龄和伤病的原因,姚明没有参加本届世锦赛,这在近几届世界大赛是第一次,但是我们却有经过 NBA几个赛季磨练的易建联和老将王治郅两大中锋,具备了一定的内线实力。但是后卫线是中国男篮最为薄弱的环节,后卫水平不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男篮水平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控球后卫作为比赛场上的核心,是全队的组织者和指挥者,控球后卫的技术战术水平、进攻能力、组织能力和整体意识等都会影响着全队技战术水平的发挥,并进而影响到全队的比赛成绩。因此,训练和培养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术突出、富有强烈的攻防意识及能力、有丰富的比赛经验、能带动和指挥全队应对各种复杂多变局面的全面型优秀后卫是我国竞技篮球运动发展急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2010年土耳其男篮世锦赛中国男篮与前六名队伍的比赛技术统计和临场比赛情况为依据,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对中国男篮控球后卫的一些技、战术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我国优秀控球后卫队员的身高、体重、年龄与前六名控球后卫队员相比不存在差异性(p=0.86 .63 .77>0.05),但在比赛中我国控球后卫队员在力量素质上明显较弱,对抗能力较差。 2、我国男篮控球后卫的助攻能力较弱,与前六强存在差异性(p=0.041<0.05)。 3、我国男篮控球后卫队员的发动快攻次数略有提高,但成功率较对手低(p=0.049<0.05)。 4、我国男篮控球后卫突破能力与前六名控球后卫存在差距较大(突中p=0.048<0.05,突分p=0.034<0.05),说明我国男篮控球后卫突破意识较差。 5、我国男篮控球后卫抢前篮板球意识及能力较差(p=0.045<0.05),不善于争取第二次的进攻机会。 针对本论文的研究结果,依据篮球运动基本理论,结合中国男篮控球后卫基本情况,希望能为中国男篮控球后卫今后的训练及其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