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诚信在经济活动中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对于由虚拟资本构成的证券市场,诚信的意义更是超越一切,成为证券市场存在的基础。中国证券市场层出不穷的造假违约事件导致了空前的信任危机,使得“监管机构——上市公司——中介机构——投资者”这一信任链条出现断裂。2005年6月6日中国股市跌破了1000点整数关口,上万亿的流通市值损失只为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证券市场必须生长在诚信的土壤里。股权分置问题的确是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安排的硬伤,我们正逐步清除这一制度障碍,并期望重建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证券市场。但真正要重建中国证券市场,关键还在于重建市场信用,包括政府信用、上市公司信用、中介机构信用、以及由全体投资者参与的信用文化培育。本文在研究信用理论基础上,深入研究中国证券市场信用现状,指出中国证券市场信用缺失的根本原因是上市公司产权不明晰、政府为了维护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利益使自身信用一再遭到破坏,同时没有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对于如何改善中国证券市场的信用状况,研究表明:重建证券市场信用,必须首先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使政府摆脱与上市公司的利益纠葛,从而政府成为中立的裁判者。这样政府制订的法律法规就能严格约束上市公司和其他市场参与者,政府信用、上市公司信用及其他市场参与者的信用也得以在法律的约束下重建。法律规范的作用在于建立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使市场参与者失信的收益大于失信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