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分子材料科学的发展,注塑制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对注塑制件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困气成为导致塑件出现缺陷的主要原因之一。注塑过程中的困气会导致制件出现熔接痕、眼纹、料花、亮印、焦痕等缺陷,在透镜、面窗等三维曲面制件的注塑成型中困气成为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目前关于聚合物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困气产生的动态过程和机理尚不清楚。本文针对这一现状,利用课题组前期自行开发的超声振动辅助注射成型可视化实验装置,对聚丙烯(PP)熔体在环形型腔内的充型流动过程进行可视化实验研究,直接观察熔体在型腔内的流动特性并分析困气形成过程和机理,探讨注射工艺参数、模具结构以及超声振动对注塑成型过程中困气现象的影响。本文以厚度为3.5mm的环形塑件为研究对象,利用可视化注塑模具对PP熔体在不同注射速度下充填环形型腔的流动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结合型腔内熔体前沿的形状和流动速度的变化,分析注射速度对熔体绕环形型芯充型流动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低速注射时熔体的流动速度稳定,高速注射时熔体的流动速度在填充后期出现骤降,注射速度对熔体流动前沿的变化也有一定的影响。为了直观观察注塑过程中困气形成的动态过程,对成型环形制件的模具镶块进行改进,改进后的模具镶块型腔为带有凸台的环形型腔,环形沟槽深度为3.5mm,凸台深度为lmm。‘通过可视化实验分析注塑工艺参数对型腔内熔体困气的影响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提高注射速度能显著的改善环形制件成型过程中的困气缺陷,提高模具温度和熔体温度对困气的影响作用与注射速度有关,且作用效果不明显。通过可视化实验,研究超声振动和溢料槽对困气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开设溢料槽可以有效的消除困气缺陷,但溢料槽深度对消除困气缺陷的作用不明显。超声振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困气缺陷的改善,且低速注射时改善效果比高速注射时的改善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