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麻醉与连续硬膜外麻醉对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oop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局部麻醉与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的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探索对患者免疫影响更小的麻醉方式,为手术医师及麻醉医师选择麻醉方式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单侧腹股沟疝男性患者共6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0例采用局部麻醉(局麻组);30例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连硬组),手术方式皆采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Millikan),疝修补材料均采用意大利Herniamesh疝补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前30min(T0)、术后1天(T1)、术后3天(T2)三个时间点的指标变化差异,监测指标: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绝对值(LY)、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利用VCS技术测定血液中WBC和LY,用双抗体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IL-6和TNF-α。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前30min(T0)WBC水平局麻组与连硬组组间比较[(6.89±1.82)×109/Lvs.(6.84±2.01)×109/L;P=0.940],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T1)WBC水平均较术前30min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局麻组低于连硬组[(10.79±1.96)×109/L vs.(12.37±2.44)×109/L;P=0.0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T2)两组患者WBC水平均较术后1天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术前30min水平,局麻组与连硬组组间比较[(8.77±2.47)×109/Lvs.(9.21±2.56)×109/L;P=0.6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30min(T0)LY水平局麻组与连硬组组间比较[(1.85±0.73)×109/L vs.(1.99±0.78)×109/L;P=0.5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T1)LY水平均较术前30min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局麻组高于连硬组[(1.32±0.47)×109/L vs.(1.02±0.27)×109/L;P=0.0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T2)两组患者LY水平均较术后1天有所上升,但仍低于术前30min水平,组间比较局麻组与连硬组[(1.74±0.60)×109/L vs.(1.61±0.44)×109/L;P=0.5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30min(T0)IL-6水平局麻组与连硬组组间比较[(387.64±34.80)pg/m Lvs.(371.43±19.94)pg/m L;P=0.3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麻组术后1天(T1)IL-6水平均较术前30min明显降低,连硬组下降无统计学差异,组间比较术后1天(T1)局麻组与连硬组[(330.57±27.99)pg/m L vs.(338.03±31.20)pg/m L;P=0.6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T2)两组患者IL-6水平均较术后1天明显下降,组间比较术后3天(T2)局麻组高于连硬组[(287.14±22.21)pg/m L vs.(254.94±23.88)pg/m L;P=0.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30min(T0)TNF-α水平局麻组与连硬组组间比较[(56.16±5.29)pg/m L vs.(52.25±4.76)pg/m L;P=0.1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T1)两组患者TNF-α水平均较术前30min降低,组间比较局麻组与连硬组[(48.28±5.12)pg/m L vs.(45.76±4.88)pg/m L;P=0.3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T2)两组患者TNF-α水平均较术后1天降低,组间比较局麻组与连硬组[(40.73±4.45)pg/m L vs.(34.32±6.52)pg/m L;P=0.0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麻醉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更小,WBC、LY、IL-6等指标的比较上局部麻醉均优于连续硬膜外麻醉,在TNF-α比较上两种麻醉方式无差异,在简便性、术后恢复等方面也优于连续硬膜外麻醉。局部麻醉可以作为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首选麻醉方式。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Dyke-Davidoff-Masson(DDM)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提高对DDM综合征的认识并减少漏诊及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CT及MRI诊断的5例DDM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
目的应用靶控输注(TCI)技术,通过观察全麻患者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应激激素、拔管后不良反应等指标变化,探讨不同靶浓度瑞芬太尼对全麻患者气管拔管反应的影响及其安全性。
目的:在外科开腹手术中行全身麻醉必须需做气管插管,而置入喉镜和气管插管所引起的刺激,可引起血流动力学的剧烈波动,包括心率、儿茶酚胺水平、心率血压乘积(RPP,rate-pressur
研究一个以城市化过程为主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选择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格局的研究方法,对快速城市化地区--深圳市的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利用/覆盖的动态
目的通过对空心拉力钉锁定板与空心钉固定股骨颈骨折模型生物力学测试,探讨两种内固定器固定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差异,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经武汉市第五
横摆角速度是表征车辆横向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因此成为车辆操纵稳定性控制系统中的关键控制变量。PID控制作为最常用的控制方法之一,虽然控制过程易于实现,但参数整定的难题限制
目的:青海省地处高海拔地区,平均海拔3500米,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HAPC)发病率较高,此类患者血液粘稠度高,血流缓慢,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可能是导致高
目的1.对比分析Enterprise及Solitaire两种支架辅助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和手术相关的并发症。2.评价血管内栓塞治疗伴动眼神经麻痹的后交通动脉瘤的疗效,并分析
研究和设计了串联型IGBT感应加热电源,用斩波电路来取代传统的LC滤波电路及大电解电容滤波,以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IGBT为主,构建了电压串联谐振型单相方波全桥逆变电路,同时利
<正>观察是有目的、有准备、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是有意知觉的高级形式。科学观察是指人们通过感官或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条件下或人工条件下的事物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