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曲霉发酵高盐稀态酱油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及蛋白酶表达规律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酱油是我国传统的调味品,其发酵的主要菌种是米曲霉。米曲霉分泌的多种酶系能利用原料中碳氮等大中分子物质,最终形成具有多种风味物质的产品。酱油挥发性风味物质成分复杂,可分为醇酚类、酸类、酯类、醛类、呋喃类等。蛋白酶作为米曲霉分泌的重要酶,能在发酵过程中分解原料、生成氨基态氮,从而影响酱油的风味和品质。目前,关于酱油中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测定分析多集中在成品酱油,对于发酵过程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鲜有探究,且少有研究涉及关于酱油发酵过程中米曲霉蛋白酶分泌情况,对蛋白酶的表达利用并不了解。本课题模拟米曲霉单菌种发酵高盐稀态酱油过程,旨在研究酱油发酵过程中具体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情况,探究米曲霉所分泌的蛋白酶在酱油酿造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分离纯化酱醪中米曲霉蛋白酶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 为了探究米曲霉发酵高盐稀态酱油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及含量变化情况,采用SPME-GC-MS方法检测米曲霉发酵高盐稀态酱油过程中酱醪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发酵06个月过程中,酱醪挥发性风味物质在发酵前期以醇酚类、醛类为主,发酵中期以醇酚类、酸类、醛类为主,发酵后期以醇酚类、酸类、酯类、含氮化合物为主。其中,乙醇、乙酸、3-甲基丁酸、苯乙酸乙酯、十六酸乙酯、2,5-二甲基吡嗪、2,3,5-三甲基吡嗪、苯甲醛和苯乙醛是重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与12种市售高盐稀态酱油重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成分相符,这些物质使酱油具有相似的风味。2.为了进一步了解酱醪在发酵06个月过程中米曲霉蛋白酶分泌情况,利用Label free非标记定量技术对发酵0个月、2个月、6个月酱醪盐析所得酶液进行蛋白质组学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发酵进行,蛋白酶种类和表达量均呈递减状态,米曲霉分泌蛋白酶水平呈下调趋势,中性蛋白酶II可能是酱油发酵过程中关键蛋白酶,对风味形成有重要影响。3.通过硫酸铵盐析、阴离子交换层析、凝胶层析分离纯化酱醪中米曲霉蛋白酶,得到相对分子大小约为50 k Da、电泳纯度的蛋白酶。纯化所得蛋白酶比酶活为460.53 U/mg,酶活收率为1.70%,纯化了5.70倍。4.测定纯化蛋白酶的酶学性质,包括最适p H、最适温度、热稳定性、金属离子对蛋白酶活力影响。结果表明,纯化蛋白酶作用的最适p H为7,属于中性蛋白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为50°C,且在4555°C间能保持较高酶活。纯化蛋白酶在30°C和40°C条件下能保持稳定状态,50°C时酶活开始有较大变化,在60°C和70°C条件下,酶活迅速下降。Mn2+对纯化蛋白酶有激活效果,K+、Mg2+、Fe3+对酶活有轻微抑制作用,Ca2+、Zn2+、Cu2+对酶活有明显抑制作用。纯化蛋白酶作用的最适条件与酱油发酵环境相一致,推测是发酵前期重要的蛋白酶。
其他文献
摘要:习作能力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它与语文学习中对文章的理解鉴赏,对文字、词语的敏感度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在现阶段的教育环境下,大部分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最困难的地方就是对于作文的写作,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成了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着重思考并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就当下小学语文习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问题;解决方法  处在小学阶段的同学们没有太
摘要:小学数学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训练学生独立思考,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内在潜能,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存在一些问题:教学方式单一化;灌输式的教学理念;课堂氛围沉闷。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加强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创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氛围
摘要: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不断推进,教学研究逐步深入低年级阶段,致力于推动全民教育热潮的科学性发展。小学是教学实施的主体阶段,教学工作者理应基于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帮助学生构建目标价值体系,进而使小学生拓展多元能力,适应性社会发展。但因为我国教育资源在区域内的不均衡,难以实现同步的教学效益。本文以小学四年级语文部编版教材内容为例,对城市与农村的教学工作者在培育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时所构建的评价体系进行
摘要:写作一直都是语文教育领域的重中之重,且長期存在的教学不足也使得写作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阻碍语文学科朝着有效教学发展的客观因素,也使得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水平比较低下。对此,小学语文教师不可气馁、放弃或者置之不顾,而是要客观分析写作活动的具体规律,引导学生多写、多反思、多总结、多订正,逐步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文将从创设写作情境,发散学生写作思维;制定弹性写作周期,促使学生整合语言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