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调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c542023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和促炎性细胞因子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实验一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活化的动态变化目的观察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中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和功能特征的时间变化规律。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2组:手术(CCI手术)组和假手术组。于手术前1d、手术后1d、4d、7d、14d和28d动态观察其机械性痛敏和热痛敏的变化。并于相应时段将大鼠处死,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在疼痛刺激下形态的转化。结果手术组机械性痛阈在术后第1d开始出现下降(P<0.05),术后7d痛阈下降达到最低(P<0.01),以后逐渐恢复,但至28d仍处于较低水平(P<0.05)。热痛阈在手术组从术后第1d开始出现热痛阈下降(P<0.05),术后4d痛阈下降达到最低(P<0.01),以后逐渐恢复,但至28d仍处于较低水平(P<0.05)。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假手术组和手术组大鼠健侧腰脊髓后角没有观察到明显的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活化现象。手术组术侧脊髓后角星形胶质细胞免疫阳性细胞在术后1d没有明显的变化,术后4d开始增加,术后7d达到高峰,至术后28d虽有下降,但始终维持于高水平(P<0.05)。结论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可以导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并且诱发损伤侧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活化。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活化可能是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之一。实验二鞘内注射氟代柠檬酸对CCI大鼠的镇痛作用以及脊髓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目的观察鞘内注射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抑制剂氟代柠檬酸(FC)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以及脊髓促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A组(CCI手术,鞘内注射不含FC的配制溶液);B组(CCI手术,鞘内注射FC);C组(假手术,鞘内注射不含FC的配制溶液);D组(假手术,鞘内注射FC)。采用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鞘内注射剂量为1nmol/1μl,1次/d,连续6d。分别于手术前1d,手术后1d,3d,5d,7d观察大鼠机械痛阈和热痛阈的变化,并于手术后7d处死动物,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技术从基因和蛋白水平观察脊髓TNF-α和IL-6的改变。结果手术前1d各组大鼠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C组相比,A组大鼠CCI手术后大鼠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明显降低(P<0.05),TNF-α和IL-6mRNA (P<0.01)和免疫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P<0.05)明显增加。B组大鼠鞘内注射FC后与A组相比, CCI大鼠的痛敏状态显著减轻(P<0.05) ,并且TNF-α和IL-6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抑制(P<0.05)。而D组大鼠鞘内注射FC后对大鼠的痛敏状态和TNF-α和IL-6mRNA和蛋白的表达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鞘内注射FC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有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与抑制脊髓星星胶质细胞的活性和下调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表达有关。第二部分脊髓星形胶质细胞NF-κB信号转导通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实验一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中脊髓背角GFAP和NF-κBp65的共同表达目的观察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脊髓背角GFAP和NF-κB表达间的关系,以研究星形胶质细胞内可能的信号转导通路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2组:手术(CCI手术)组和假手术组。于手术前1d和手术后7d观察其机械性痛敏和热痛敏的变化。并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大鼠脊髓腰段背角GFAP和NF-κB p65的表达及二者的共存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手术组大鼠手术后7d机械性痛阈和热痛阈均明显降低(P<0.05)。假手术组手术侧背角表层中GFAP和NF-κBp65免疫阳性细胞以及双标细胞表达较少。而手术组手术侧背角表层中GFAP(P<0.05)和NF-κBp65(P<0.01)表达均明显增加。并且NF-κBp65与GFAP均阳性表达的双标细胞高达27.47±4.18,与假手术组(8.39±2.06)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内NF-κB信号转导通路可能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调制有关。实验二鞘内注射NF-κBp65反义寡核苷酸治疗CC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实验研究目的观察鞘内注射NF-κBp65反义寡核苷酸对CCI大鼠痛敏状态以及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6mRNA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4组(n=8):假手术组,行假手术,鞘内注射生理盐水10μl;手术组,行CCI手术,鞘内注射生理盐水10μl;错义寡核苷酸组,CCI手术,鞘内注射错义寡核苷酸20μg/10μl;反义寡核苷酸组,CCI组,鞘内注射反义寡核苷酸20μg/10μl。鞘内注射从CCI手术后1天开始,每日给药1次,连续5天。于CCI手术前1d,手术后1d、3d、5d、7d、14d测定机械痛阈和热痛阈,连续观察鞘内注射寡核苷酸对大鼠热痛敏和机械性痛敏状态的影响。在手术后14d处死动物,应用RT-PCR、Western blot技术对大鼠脊髓TNF-αmRNA、IL-6 mRNA和NF-κBp65蛋白表达的变化进行检测。结果术前各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无显著性差异。假手术组整个观察期间手术侧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无明显改变。手术组从CCI术后第1d开始出现机械痛阈和热痛阈下降,并且持续到14天。CCI手术后鞘内注射反义寡核苷酸后大鼠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有明显增加,但是CCI手术后鞘内注射错义寡核苷酸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增加不明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CI手术后NF-κB p65表达量较假手术组有显著升高(p<0.01)。与鞘内注射错义寡核苷酸和生理盐水相比,CCI手术后鞘内注射反义寡核苷酸后NF-κB p65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RT-PCR结果显示CCI术后14d TNF-α和IL-6 mRNA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显著增加(P<0.01)。而CCI手术后鞘内注射反义寡核苷酸后TNF-α和IL-6 mRNA表达量则显著降低(P<0.05)。结论鞘内NF-κB p65反义寡核苷酸后可显著抑制神经病理性疼痛,降低脊髓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6 mRNA的表达,提示NF-κB信号通路及其下游促炎性细胞因子可能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调节。
其他文献
艺术创作必须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惜物抒情"以生活为创作源泉,通过写真画风赋予大自然光辉灿烂的人格体验和寓意,从而使工笔花鸟画创作达到至善、至真、至美、情景交融,
2018年11月1日,GB/T 35468-2017《种植屋面用耐根穿刺防水卷材》正式实施。与JC/T1075-2008《种植屋面用耐根穿刺防水卷材》行业标准相比,除了术语和定义、分类、一般要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活动日益复杂,而会计监督则是越加地受企业领导重视,文章主要是对我国企业会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古代岭南儿科以宋代刘昉、清代陈复正为主要代表,认为小儿肿满病机皆因于脾胃之虚。当代岭南儿科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经重视辨证论治、首分标本虚实,注重中西融合、灵活变通,
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将原来过分强调学生的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转变为以自主、探究、合作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自探究、动手操作,强调学生的
作为新兴国家进入全球分工体系的重要途径,中国企业整体上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微笑曲线"变成了"苦笑曲线"。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促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质量审核是CCAR-145部维修单位建立的有计划性的对维修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的制度,旨在保证维修单位的维修工作与适航规章的符合性,验证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以及风险控制措
目的:对壮瑶五验方的水提物进行抗流感病毒、抗菌、消炎、解热、镇痛方面的研究。方法:(1)用水提醇沉法制备壮瑶五验方的水提物。(2)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PE)法初步筛选出具有抗流感
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染料被广泛应用于各行业中,然而,染料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会伴随染料废水的产生。染料废水具有色度高、化学需氧量(COD)高及生物毒性等特点,对人类及生态
芍药作用之多,用途之广,在《伤寒杂病论》中体现甚明。仲景方芍药应用灵活,配伍严谨,与解表、温里、攻下、补益、清热、行气等药相伍,并增减药量,发挥不同疗效。该文拟通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