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银行风险控制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m99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新经济正在席卷着全球,作为国民经济核心部门的银行业在这股浪潮的冲击下,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网上银行正以其广泛的信息资源、独特的运作方式,日益得到金融业的青睐.网上银行的发展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风险,对银行风险控制体系形成了新的挑战.在网上银行迅猛发展的同时,如何应对愈演愈烈的针对网上银行的犯罪案件?如何对网上银行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管理?采用何种措施化解风险?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迄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网上银行的发展趋势入手,简单阐述了网上银行的功能、特点,并比较系统地分析了网上银行在技术、业务、管理等三个方面所面临的风险.着重论述了宏观上如何从国家、行业、企业三个层面对网上银行风险进行防范控制以及采用的具体措施诸如信息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防病毒、灾难恢复等安全技术手段;如何加强立法与监管;如何加强内部管理控制等等.文中还对我国网上银行风险控制目前存在的问题做了简要分析,文章的结论部分是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对如何加强我国网上银行风险控制所提出的几点建议.由于网上银行正处于发展过程中,对网上银行的风险控制及其研究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形成较为系统和完善的网上银行监管和风险控制体系.本文试图根据我国网上银行风险控制现状并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同时结合本人在工作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力争比较全面地对我国网上银行风险控制理论进行初步地探讨.
其他文献
本文从理论分析入手,重点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的一些重要方面进行了研究,并且根据现实情况,深入发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到目前实证工作面临的困难和解决
基于后续检验的思想,本文拓展了Engel 和Manganelli(1999)提出的样本外DQ(Dynamic quantile)统计量的应用,并通过一系列蒙特卡罗试验证实,很多模型的DQ 统计量的取值对分位点
管理层收购(MBO)在英美发达国家的历史证明,它在解决委托代理成本和企业家长期激励问题,提高企业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自我国十六大提出国有经济从一般性竞争领域退出的
本文对信用风险进行了比较系统地分析和计量,以RAROC的最大化为目标函数建立了数学模型,得出了在一定条件下银行最佳贷款结构的确定函数,并结合中国的情况,提出了政策建议。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