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家训是我国古代宗法专治社会特有的产物,是我国古代家族长辈以治家和教子为基本内容而撰写的以向后世子孙传播为主的文献形式。中国古代的家训,萌芽于五帝时代,产生于西周,成型于两汉,成熟于隋唐①,及至宋代渐臻繁盛,并产生流传下来许多著名的家训文献。本文针对宋代著名的家训专著《袁氏世范》进行研究,并着重论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袁氏世范》的作者生平、创作背景、版本、体例进行梳理;二是对《袁氏世范》所体现的思想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并重点着力于他对传统家训的传承及创新之处;三是根据《袁氏世范》的特点探讨其对社会的影响及价值。在治家方面,袁采提出了以睦亲为上的齐家思想,首先他认为人的秉性是不尽相同的,所以不可以强迫子弟的想法一定要顺应家长,“处事之际,必相和协。”才能“无乖争之患”。其次是“父母爱子贵均”,父母对于子女的关爱不可以因爱憎不同而有所偏私,作为子女也要以诚笃之心敬奉亲长。其三他认为家庭和睦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平均分配财产,很多时候家庭的纷争都是由于家长自私自利或对财产分配不公引起的;其四袁采提出了家庭和睦在于“宽怀处之”,“居家久和者,本于能忍”的道理。在教子方面:袁采首先提出父教之责,无论贫贱之家抑或富贵之家,都不可以使子弟荒废学业;其次提出慈爱有节,父母对子女既要爱护又不能纵容,要在子弟年幼之时就树立正确的观念,长幼有序,陟罚贤否,不能因喜恶而有所偏私;再次是对于女性的观点上,袁采对于前人重男轻女的观念有所改变,认为女子应在家庭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例如主张女子也应读书习字,如若丈夫无能或家庭出现变故,便有能力担当起管理整个家庭的责任。在理财方面:袁采首先倡导勤俭,反对奢靡。其次,袁采虽然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但是为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一改“君子不言利”的观念,不但鼓励治生理才,而且提出了许多具体可行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