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厂中应用广泛,但其最大弊端就是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若处理不当极易造成二次污染。针对活性污泥工艺这一弊端,结合溶胞隐性生长理论,本文利用高铁酸盐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厂中应用广泛,但其最大弊端就是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若处理不当极易造成二次污染。针对活性污泥工艺这一弊端,结合溶胞隐性生长理论,本文利用高铁酸盐溶液破解污泥,并将溶胞液回流至A/O工艺缺氧池中,考察高铁酸盐溶液-A/O工艺对污泥减量效果及系统出水水质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法依次考察初始污泥pH值、反应时间、污泥浓度和高铁酸盐溶液投加量对污泥破解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法对污泥破解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优化,结果表明污泥浓度和高铁投加量对其影响显著且程度相当,反应时间对其影响程度较小;在pH值为6.94的条件下,有机物溶出最高的操作条件为:污泥MLSS浓度10000 mg/L,反应时间24 h,高铁酸盐溶液投加量50 mgFe/gSS,此条件下,SCOD溶出率为37.96%。高铁酸盐溶液能有效的破解污泥絮体及细胞结构,导致胞内物质溶出。随着高铁投加量的增加,释放至上清液中的SCOD、含氮物质及多糖物质均明显增加,TP和蛋白质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BOD5/COD由0.28升至0.44,可生化性显著提高;污泥破解后MLSS和MLVSS均明显降低,污泥沉降性能和脱水性能显著提高;显微镜检表明当高铁投加量为50 mgFe/gSS时,污泥中丝状菌彻底断裂,絮体呈碎片状态。设计高铁酸盐溶液-A/O工艺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研究不同剩余污泥破解量对系统运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将剩余污泥的50%破解回流时,曝气池内污泥MLSS稳定在45005500 mg/L,污泥活性和沉降性能有所提高;污水COD、BOD5、TN、NH3-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93.45%、97.75%、71.78%、88.91%和39.08%,较A/O工艺分别提高了5.58%、5.47%、14.76%、9.65%和14.91%,出水NO3-N和NO2-N浓度均较低;在该工况下连续运行20天,污泥减量42.30%。本研究结果表明,高铁酸盐溶液-A/O工艺的稳定运行既实现了污泥减量,又改善了系统出水水质,该工艺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预制装配式结构具有施工进度快,节能环保的优点,是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大趋势。目前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连接主要采用湿连接的方式,但湿连接技术存在施工复杂,连接质量难以保证
透明高分子材料因其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光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传统注射成型加工的高分子透明件残余应力大,降低了透光率,增大了制品变形,严重影响了其使用性能。注射压缩成型增加了压缩过程,均匀的压力分布使高分子重新取向,有效降低了制品残余应力,提高了产品质量。然而注射—压缩转换时间、压缩时间、压缩距离等工艺参数相互影响,作用机理十分复杂,需要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揭示它们的内在联系,发现控制方法,为
本文选取四个不同角度的典型习题,通过习题本身的特点,透过小学数学教学需要培养的"关键品格"和"必备能力",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地,分析和反观教师自身的教学观念和行为,
上世纪四十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威廉·福格特写了一本著名的书——《生存之路》。1981年,由学者张子美译,朱泱校,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人见到这本书虽然迟了四十多年,但在我眼
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十分重要,同时也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所包含的内容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同时也十分广泛,本文通过公路工程的
不断发展的随钻测量技术极大的促进了钻井技术的进步,随着井下测量的数据越来越多,对井下数据传输速率要求也越来越高。连续波泥浆脉冲信号传输技术应运而生。本文以自行开发
本文首先对"体教结合"提出和实行的背景做了详细的梳理,并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由此提出实施"体教融合"的依据和意义。并对"体教融合"的概念、内涵进行了剖析和界定,指出"体教
目前,电力电子器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大功率开关器件更是应用于很多重要的工作场合,大功率开关器件的频繁开关通断会在电设备中产生大量谐波,同时也增加了不必要的能量损耗
老金厂金矿床是北山成矿南带最具代表性的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之一,其规模为中型。依据脉体穿插、矿物共生组合和矿石结构构造等特征,将矿床矿化作用过程划分为石英-黄铁矿阶段(Ⅰ)、石英-含砷黄铁矿-毒砂阶段(Ⅱ)、石英-黄铁矿-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Ⅲ)和石英-方解石阶段(Ⅳ)。利用电子探针分析研究了不同成矿阶段载金矿物的元素组成及其分布规律。不同成矿阶段的黄铁矿和毒砂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成分等特点:Ⅰ阶
沙冬青为豆科旱生植物,沙冬青种子总黄酮是以其种子为原料提取分离的总黄酮。已有研究表明,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活性。但到目前为止,有关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