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孝行'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weichung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孝道”作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之一,历来为各个封建王朝所重视与提倡,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家族势力的膨胀和门阀政治的实施,促使有关“孝”的理论和实践有了更为深入而广泛的发展,具体表现在这一时期的统治者着力运用政权的力量,在社会各个层面大肆渲染“孝行”,极力推广“孝道”,致使“孝”与政治、法律、道德、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关联,最终使得原来家族伦理意义上的“孝”一跃而成为整个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核心。与其它封建历史时期相比,这一时期“孝道”的理论建设更趋系统化、规范化,“孝道”的实践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复杂化,甚至还出现了许多畸形、迂腐的“孝”的糟粕。“孝道”自身发展的历程上来看,经过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政权的强化,基于政权意义上的“孝”已基本发展成熟,并且也具备了一些自身的特点,之后的历代王朝虽然也对“孝道”推崇备至,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已没有太多的新东西了。 门阀政治可以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鲜明的时代特色了,本文就试图把“孝”置于门阀政治这一时代大背景下,对此时“孝道”高度发展的渊源、特点、表现、原因等方面作一初步的探讨。
其他文献
孙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立国南境,加深了与南方少数民族之关系,主要有东南地区的山越(主要是孙吴)、长江中游的蛮族、岭南俚族、西南地区的僚族等.六朝政府对境内民族
摘 要:设计与合成了一种含并列双苯酯苯结构的液晶化合物, 2,3-二十一烯酰氧基苯甲酰氧基丁二酸对乙氧基苯甲酸对苯二酚酯(M)。对所合成的液晶化合物采用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及偏光显微镜(POM)等技术进行了结构表征与性能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单体M1为热致互变向列液晶,升温过程中呈现大理石纹状织构,降温过程中呈现球粒织构,相变可逆。  关键词:苯酯苯;酒石酸;液晶;合
摘 要:在煤炭炼焦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焦炉煤气。往日工业技术不发达的时候,产生的焦炉煤气一般都是直接排放,这不仅是资源浪费现象,还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在对焦炉煤气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因其含有大量的氢气,而氢气作为清洁的能源以及在钢铁行业的广泛应用,所以对焦炉煤气制氢工艺的研究一直是焦炉煤气深度利用的重要技术之一。本文就焦炉煤气制氢工艺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其在工业中的应用进行了说明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