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除剥削制度、消灭剥削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题中应有之义。在旧中国,剥削有封建剥削和资本主义剥削之分,封建剥削是腐朽的,必须要完全废除,但是资本主义剥削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私人资本主义剥削是柄双刃剑,不仅具有剥削工人的一面,还有发展生产的一面。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必须利用私人资本主义剥削来促进生产力发展。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私人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面性认识是有变化的。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1945至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私人资本主义剥削认识的演变。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多次强调,要允许资本主义的广大发展,说明这时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私人资本主义剥削有利于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作用。但是到“五反”运动之后,毛泽东提出了消灭资本主义的问题。在随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毛泽东提出让资本主义绝种,要完全消灭资本主义剥削,这其中对资本主义剥削的认识也就经历了由允许存在到完全消灭的过程。
根据以往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营经济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存在剥削,对私人资本主义剥削认识的变化,影响到中国共产党对私人资本主义的认识和政策。本文的研究,是为了理清中国共产党在七大到八大之间对于私人资本主义剥削认识演变的轨迹;同时试图对如何认识当前私营企业中存在的剥削现象作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
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重点介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资本主义剥削的理论及学术研究动态;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七大以前中国共产党对私人资本主义剥削的认识轨迹;第二至第四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重点论述1945年至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私人资本主义剥削认识的演变;第五部分分析中国共产党对私人资本主义剥削认识变化的原因,及如何科学历史地看待当前私营经济中存在的剥削现象。本文主要采取文献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历史文献的阐释与分析来说明所要研究的问题,同时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毛泽东、刘少奇等人关于剥削的思想进行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