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影响--基于PSM--DID分析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arel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11月17日起,沪港通开始在中国的资本市场进行运行,沪股通作为沪港通的一部分,是境外投资者除了QFII及RQFII等政策后最新制定的中国资本市场开放政策,承载进一步开放中国资本市场的期许。运行至今,沪港通已经在内地施行了六个年度,从运行之日起,不少学者就对沪港通的未来构建了美好的画卷,不少学者认为沪港通的启动对中国市场有着多方面的好处,一是有助于建设上海成为国际性的金融市场,为中国的金融市场稳步发展提供助力。另外也有不少学者提到,沪港通的启动可以改变中国资本市场的部分顽疾,通过引入境外投资者及国外先进的公司内部治理,改变中国资本市场长期以来上市公司低股息低分红的现象。
  多年的沪港通运行数据使得本文有机会检验中国资本市场引入境外投资者后是否真的能够有效的提高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由于沪港通的可供交易的股票的范围是一个渐进式扩容的过程,这样的客观情况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准自然实验”,运用通过双重差分及倾向得分法的分析沪港通的股票与对照组的各年现金股利水平的相关指标发现,现金股利支付率、现金股利支付倾向、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波动受沪港通开通的影响的显著,并且被标的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率随着加入沪港通的年份的时间越长影响越显著,说明境外投资入股后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及股利政策有着显著的正效应,其中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波动的增加,更说明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水平不仅增加,并且呈现出加速上涨的情况。本文推测可能是由于融资成本下降、委托代理成本下降、公司内部监督提高所带来的。首先由于境外投资者相对国内的投资具有更加理性的投资观念,境外投资者的加入,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企业管理良好的风向标,从而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及信用水平,进而使得企业拥有更多的融资途径及更低的融资成本。其次具有较强的投资者保护观念的境外投资者会积极的参与公司的外部监督,一定程度上限制上市公司高管的高风险和高消费行为,从而增加公司盈利。本文的研究内容完善了境外投资者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影响的相关研究,同时探讨境外投资者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息的影响机理。
其他文献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向“高质量”转型的阶段,金融市场改革是经济发展解压赋能的重要“催化剂”。而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观念下,中国经济未来持续发展,需要资本市场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大的支持。在这一时代大背景下,科创板应运而生。科创板设立目是为了支持国家战略,使得那些拥有关键的自主知识产权、科创能力有显著、围绕核心知识产权开展生产和经营,且具有较为成熟的商业运营模式,市场信赖度和认可度较高,有良好
学位
近年来,S省在以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考核的基础上,逐步研究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预算绩效管理,以期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效益,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是S省最先开展绩效管理的专项资金之一,多年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绩效管理机制,总结了许多好的经验做法,为开展其他专项预算绩效管理提供了可参考的模板。但由于我国财政资金绩效评价起步较晚,从实践探索来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绩效评价还存在
2008年金融危机后,实体经济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学术界对金融与实体经济的研究也逐渐丰富。当前我国金融规模日益增长,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例超过了发达国家水平,但同期实体经济增速却呈现放缓趋势,“金融资源脱实向虚、实体经济有效投资不足、虚拟经济过度膨胀”的讨论引起广泛关注。此外,由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不均衡现象显著,金融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效果各有特点,因此,深入分析当前区域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增
学位
近年来,中国证券市场上出现了很多上市公司变更公司名称、变更股票或证券简称的现象。上市公司变更名称及简称的原因有很多,如重大资产重组、变更经营范围、主营业务改变等。以往的研究更加注重更名的短期反应,而更名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较少。并且在2016年10月10日出台《上市公司变更证券简称业务指引》后,对上市公司更名进行了限制,改变了上市公司更名环境。本文以2005-2018年间中国A股市场上发生名称变更
学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深化和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拥有海外背景的高管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那么拥有海外背景的高管是否可以帮助中国上市公司提高治理水平,改善信息披露,从而提高股价信息含量?本文选取中国上市公司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基于高阶梯队理论和烙印理论,以股价波动非同步性度量股价信息含量,运用OLS回归分析、Heckman两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