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央与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年平均增长超过60%;如何管好、用好财政支农资金,如何使有限的财政资源效益最大化,是所有实践家和学者们需要深思的问题。由于传统财政支农资金体制问题,财政支农资金呈“网状、块状”管理和“分散”使用,财政支农资金使用与管理存在管理部门多、管理和交易费用较高、到位速度慢、投入分散和效率低下等现象,严重影响财政支农的政策效应和使用效率,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管理成为必然。在中央和省上有关文件指导下,渭南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初见成效,资金投入金额总体不断加大;2006年首先在大荔县开展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2007年扩大到蒲城、合阳、澄城三县,2008年开始实施县市自主整合以来,全市每年可整合各类财政支农资金约达10亿元以上,2009年整合资金达到15.97亿元;极大地促进了渭南市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带动了社会投入的增加。尽管整合工作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随着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财政支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政支农工作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本研究在公共财政、绩效管理有关理论指导下,对渭南市支农资金整合现状、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在借鉴国内外财政支出项目及资金管理的经验基础之上,提出了“以评促效”的政策建议,即结合渭南市已有的经验,进一步完善与推广支农资金整合绩效考核制度,将其推广至全市。本研究建议,一是重新界定上下级政府间事权关系,二是改革决策机制,保证农民参与,三是建立财政支农资金考核制度,以评促建。本研究主要的创新之处有三点,一是对于渭南市当前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现状做了系统的梳理,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二是将绩效管理理论与公共财政理论结合,针对渭南市支农资金管理实践提出了通过绩效考核改进渭南市支农资金整合现存问题的建议;三是将英国首相执行机构的做法引入渭南市支农资金绩效管理实践,认为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绩效考核是促进政策落实与绩效改进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