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严歌苓是当代新移民作家中的代表作家。通过细读严歌苓的文学创作,我们会发现她善于发现复杂多变的女性形象,致力于为这些女性构建宏大的史诗性叙事。本论文在女性史诗叙事这一论点下分五个部分展开对严歌苓小说的研究阐释。绪论部分对严歌苓创作做了大致交代,对目前国内外对于严歌苓的研究情况做了整理,并基于此前的研究成果,提出本论文的创新研究点。第一章重点探究严歌苓在重大历史文化语境下的女性成长叙事,分别通过政治历史语境、中西文化冲突语境以及家族文化传统语境来叙述女性的成长。政治历史语境主要是抗战和文革,严歌苓精心叙述了这两个独特的历史背景下女性的成长。中西文化冲突发生的语境以移民时期为中心,严歌苓作为新移民代表作家,结合自身经历叙述了此背景下女性的成长史。家族文化传统语境主要是写当代女性在传统大家族文化中的“叛逆”成长,也是新旧文化的一种交汇与冲突。第二章主要就严歌苓在书写复杂多变的女性形象时运用的各种手法与策略进行分析研究。首先严歌苓的叙述通常避开女性的童年,选择从成年为起点叙述,以女性的完整人生反应社会历史的变迁。其次是一种亲历性,严歌苓以自身经历结合艺术创作,塑造出一个个特别的女性形象。再次是用独特灵活的叙述视角与叙事时间,对女性形象进行描写。最后严歌苓一定会把人物置于真实的历史时空中,让渺小的人物与广阔的历史相互映衬,从而使这些女性更加真实、鲜活。第三章是赞美女性形象的“地母”品格。严歌苓作品中的女性,成长中几乎都缺少父亲的存在。或是父亲死亡,或是父亲不给予关爱。这让这些女性形象都笼罩上了一层“地母”的光辉。独立自持、忍耐善良、受苦受难以及自我牺牲这些优秀的性格品质,都能在严歌苓小说中的女性身上发现。最后一章将严歌苓的创作置于当代女性文学范围内进行比较。不同于冰心充满母爱的颂歌,严歌苓的创作意识是承载了沉重苦难的女性;不同于张爱玲的女性审丑意识,严歌苓对女性的描写都是充满真善美的赞歌;不同于王安忆笔下的欲望女性,严歌苓致力于创作心怀大爱,无欲无私的女性。在女性文学的创作中,严歌苓与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