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参与期货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交易实现转移、规避价格风险。但是期货市场毕竟是个不同于现货市场的独立的市场,仅仅以保值的目的设置和处理头寸,以不变应万变的保值操作手法不仅不能起到保值的效果,当行情剧烈变动时甚至可能使企业遭受巨额的亏损。所以,通常企业在套保的过程中,也采用投机手法对已建立的保值头寸进行灵活处理。同时我们也认为套保者应被视为效用最大化者,为了追求效用最大化,将投机交易和套保交易两种方式结合运用于期货投资中,当投机盈利时就平仓,亏损时斩仓后立即申请套保,套保企业参与期货投资的最终目的是想获得良好的资金利用效果。 保证金制度的实施,为企业参与期货投资提供了资金的杠杆作用,节约了企业的资金成本,但正是保证金制度的存在使得期货市场成为一个高风险市场,保证金的“逐日盯市”制度使得参与期货投资的企业面临资金风险控制的难题。一旦企业的保证金账产余额不足以维持其持仓头寸时,就必须追加保证金,否则头寸将面临被强行平仓的风险。这些潜在的风险因素的存在对企业参与期货投资时提出了一系列需要考虑的问题:企业参与期货投资的时机选择、整个交易中企业应该维持多大的资金储备才能确保持仓的继续、企业应该如何灵活掌握投资策略才能不至遭受巨大损失以及为了提高期货投资的资金利用效果企业应选择多大的保值力度等等。 本文站在企业的角度考察保证金对企业期货投资的影响。通过对比我国的保证金制度与国际各大成熟期货市场保证金制度的差异研究,指出我国现行保证金制度存在的不足之处。讨论了在现行的保证金制度下将Blank(1990)的资金需求量模型运用于中国的期货市场,从实证的角度探讨了套保企业在参与期货交易的过程中,一旦出现连续亏损的状况,为满足“逐日盯市”的要求不断追加保证金以确保持仓合约的继续,企业必须有多大的资金储备才能控制期货投资风险。同时指出资金需求量与交易成本(包括佣金和利息)会对企业的期货投资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这种影响的显著性取决于投资者对风险的厌恶程度。在考虑了资金需求量及交易成本的影响下,企业为了提高期货投资资金的利用效果,往往会根据自身的生产销售情况和企业的经营目标,结合价格的走势,在期货市场选择合理的保值力度,并且根据市场的变化对期货头寸进行灵活处理。 最后,对我国合理的保证金制度、为控制期货风险企业合理的资金储备方式、为达到良好的资金利用效果企业应选择的合理的套期比率以及企业参与期货交易合理的投资策略等方面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保证金套期保值投机逐日盯市资金利用效果显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