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投资基金长期业绩的新模型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o120w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国内开放式基金长期投资业绩的评价问题。首先回顾了传统的基金业绩评估模型与指标,如T-M择时择股能力模型与Sharpe指数、Jensen指数、Treynor指数等。我们通过客观的模型理论分析与投资实例分析,对上述传统模型与指标在评价基金长期投资业绩中的可靠性进行了检验。国内当前的证券市场复杂多变、牛熊反复轮回。T-M择时择股能力模型在评价基金的长期投资业绩时,可能将不存在的超额收益的基金判定存在,从而使回归模型无法拟合样本基金实际数据,进而无法得到实际有效的回归结论。若坚持采用该传统模型评价基金的长期业绩,将得到谬误的结果。同时,本文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了传统指标Sharpe指数等在衡量基金长期收益表现时存在的缺陷。在长期多期业绩评价中,收益比例或者倍数之间的算术平均值是没有意义的,若在牛熊变化的市场中用简单的算术平均值的做法评价基金的长期收益,有可能完全掩盖基金的实际业绩表现:将好的基金评价为差的,将差的基金评价为好的。我们认为传统的Sharpe指数、Treynor指数以及T-M择时择股能力模型都仅适用于短期内基金业绩的评价,而在长期中并不适用。国内多数学者一味的沿用该国外传统模型指标评价基金的长期业绩,可能产生极大的谬误。  本文提出了基金长期投资业绩的新评价体系,并建立实证分析对其有效性进行了验证。新体系基于虚拟变量回归分析原理,将长的考察期分段,设计了新的“胜负链统计法”来评价基金长期业绩。新方法去除了传统模型与指标的局限性,能比较真实客观地评测基金相对于市场基准的长期运营业绩。  通过对国内基金市场各只样本基金历史数据的实证分析,我们发现,中国开放式基金总体上来说多数并未战胜大盘,即盈利未超越大盘指数。但多数设立较早、存续期较长的老牌开放式基金确实能够取得超额盈利战胜市场,其管理是较为有效的。实证的结果还表明,传统的评估模型在基金长期的业绩评价中存在无法拟合实际数据的问题,并不适用。此外,传统只关注到基金超额收益的大小,无法考察基金经理本身的运作能力大小。  实证结论表明:新指标与模型从长期与分段的角度出发,能更好地剔除运气的因素,合理评价其长期投资业绩,反映基金管理人的真实能力。
其他文献
在基因与疾病的关联分析中,一个较普遍的做法是讨论单个疾病与基因的关系,实际上由于代表疾病的各种性状之间具有一些相关性以及基因本身的基因多效性,使得同时检验一些性状的基
本文首先介绍了有关时滞系统、马尔可夫跳跃系统和变结构控制理论的研究情况,并且指出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然后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变结构控制理论和奇异马尔
开关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由一系列子系统组成,由一个合理的规则将这些子系统联系起来.从数学理论上来说,这些子系统通常是表述成一系列微分差分方程.开关系统是混杂动态系统中一
对复杂网络的研究目前已成为新兴的研究热点,研究的对象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种网络,其对科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近40年的时间,随机图理论一直
华林——哥德巴赫问题旨在研究把满足一定同余条件的自然数表为素数k次方幂之和的可能性,即方程N=pk1+pk2+…+pks,的可解性,这里的s依赖于k.  Hardy和Littlewood的圆法是处理
气井射孔之前通过泵入部分具有暂堵和储层保护性能的射孔液体系至射孔井段,利用颗粒的屏蔽暂堵作用和聚合物溶液的高粘性减轻漏失量,可有效降低入井液地层漏失,减轻入井液对储层
序列的单峰性问题是组合数学基本研究内容之一.虽然单峰性的定义很简单,但是正如著名组合学家Stanley所说,证明序列的单峰性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有很多序列猜想是单峰的但是却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