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东濮凹陷刘庄地区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该区的地震、测井、钻井等资料,从地层、构造、储层、已知油气藏解剖等方面入手,分析该区的油气分布规律和成藏控制因素,对新落实的圈闭进行评价,落实油气资源潜力,为该区勘探开发的决策提供了依据。在论文研究过程中,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搞清了刘庄地区的构造特征。刘庄地区由两个构造特征截然不同的局部构造组成:北区郎中集构造为受梁庄断层控制的断背斜构造,南区刘海构造整体上为依附于黄河断层下降盘的断背斜构造。且在两局部构造间沿刘 18~刘 36~桥 57 井一线存在一个NW-SE 向构造转换带,将该区分为东西两种不同的构造模式。2.认为该区沙二下亚段主要是河流-漫滩相沉积,通过对沙二下亚段 II 砂组顶部的一个单砂层进行追踪,结合其电性特征,勾画了该单砂层的平面展布图,建立了该区沙二下亚段河流相的沉积模式。3.明确了该区油气富集控制因素及分布规律,建立了刘庄复杂断块群的成藏模式,即刘庄地区为多含油层系、多断块、多油水系统的油气藏;油气在断块高点富集,富集程度受构造背景控制;油层沿断层分布成“牙刷状”,储层决定油气富集程度。4.评价有利圈闭 8 个,圈闭面积 12.2km2, 预测石油地质储量 320×104t,预测天然气储量 8.2×108m3。提供建议钻探井位 6 口。5.老井复查是挖掘储量、提高勘探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对 7 口井提出老井试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