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城市中出现较大的劳动力需求,同时农村中由于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产生了大量富余劳动力,这就使得农村和城市两边的劳动供给和需求不对称,加上在城市打工比务农受益高,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向城市转移,并且规模不断加大,由于我国制度与管理体制造成长期城乡分割,这些转移劳动力面临着身份定位上的困境,于是“农民工”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称谓应运而生。农民工一直以来为城市的建设,为经济的发展所做的显著贡献,使其成为产业工人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由于其身份的城乡两重性,与农民工相适应的保障机制一直不完善,致使很多农民工无法享受到全面高质量的保障,诸如工作条件差、同工不同酬、社会保险覆盖低、劳动关系不完备、公共服务不均等的各种保障及相关问题层出不求,从而使农民工的生活质量下降和幸福感不高。 本文在进行了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建立一套完善的农民工保障体系的目标,以山东省为例,结合山东省的具体情况,调查研究当前农民工的整体保障状况,最终提出构建城乡统筹的农民工保障体系。具体来说,本文分六章,第一章是阐述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整体思路;第二章深入探讨了农民工和城乡统筹的概念内涵,并阐述了与保障相关的理论,为后文的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是结合山东省的保障状况以及笔者的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当前农民工的保障现状,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探讨;第四章是基于在前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给出对农民工城乡统筹保障体系构建的一些建设性意见,明确体系的统筹保障目标及构建原则,从城乡统筹农民工就业服务、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四个方面构建体系,并给出每个体系的构建思路、保障侧重点及功能目标;第五章从政府的责任、农村的发展、社会舆论、农民工自身发展以及企业责任五个方面提出农民工城乡统筹保障体系的实施对策,从政策、法律、制度、经济、社会等方面对农民工的生产生活加以全面保障;最后,第六章是对全文的内容的总结,并对体系的实施予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