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多孔金属纤维烧结板制造及制氢反应性能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face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集中供氢方式,如加氢站、氢罐等存在安全性差,制造和运输成本高,且传统反应釜等制氢方式难以满足高效制氢等要求。以低碳醇为燃料的制氢微通道反应器,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安全性高等特点,可为燃料电池等中小型移动电源提供安全可靠的在线氢源,广泛应用于化工催化,航空航天,基于质子交换膜的燃料电池汽车等领域。针对催化剂载体板设计问题,本文以切削纤维为材料,利用固相烧结工艺技术、激光铣削加工技术制造了两种复合型多孔金属纤维烧结板(铜/铝纤维烧结板和表面微通道纤维烧结板),并作为新型催化剂载体板结构应用于制氢微反应器,对制氢反应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固相烧结工艺技术制造出铜/铝纤维烧结板。基于近代固相烧结理论,重点研究了烧结温度和烧结工艺曲线对铜/铝纤维烧结板烧结成形的影响规律。优选出在630℃并保温30min的条件下,铜/铝纤维烧结板具有较好的成形效果。2、采用固相烧结-激光铣削复合加工技术制造出表面微通道纤维烧结板应用于微反应器,重点研究了激光铣削加工后的表面微通道纤维烧结板表面结构的形貌特征,优选出激光加工功率为27W,扫描速度为700mm/s,加工次数为7次的成形效果较好。3、对不同材料的金属纤维烧结板的比表面积和导热系数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铜/铝纤维烧结板的配比方式为Cu1.12g/A11.02g(孔隙率为80%)的比表面积最大。单一孔隙率下不同配比方式铜/铝纤维烧结板表现出了随着铜纤维质量的减少,铝纤维质量的增加,制氢性能越来越好。并在单一孔隙率80%配比方式为Cu1.12g/A11.02g的条件下,获得最佳综合制氢性能。4、对表面微通道(不同形状)纤维烧结板结构的多孔纤维烧结板的压降及催化剂负载强度进行了测试,获得表面矩形微通道的多孔纤维烧结板具有较好催化剂负载强度和较小压降。孔隙率为80%时,相比较于多孔铜纤维烧结板,具有表面微通道结构的多孔纤维烧结板具有较好的制氢性能,且表面矩形微通道的多孔纤维烧结板表现出了较佳的制氢性能。5、采用Fluent进行模拟仿真分析甲醇重整反应过程。重点研究了在不同入口速度下的微通道压降和出口速度对表面微通道纤维烧结板传输特性的影响规律,优选出微通道间距为1mm,微通道深度为1.5mm的条件下压降较小,流速较为稳定。并对氢气浓度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最后得到优化后的设计结构参数。
其他文献
现今,学生社团是实施学分制、多校区办学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一个突破口,而培养一支高效、团结、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社团干部队伍对高职院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教育
目的 探讨micro RNA-200c(miR-200c)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损伤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活力、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qRT-PCR检测Ox-LDL损
多目标0-1背包问题是一个NP-complete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基于群体搜索机制的遗传算法非常适合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求解。在著名的多目标优化遗传算法NSGA-II中,引入邻域搜索机制,
<正>一、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临海市卫生监督所(下称"我所")根据《浙江省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办法》的要求制定了档案管理制度,对法人单位的监督管理档案实行"一户一档"
该文首先介绍GSM非结构化补充业务数据(USSD)的原理,然后介绍了非结构化补充业务数据中心(USSDC)的组网方式及对外接口,最后通过介绍USSDC的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提出了USSDC
加强肉菜市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是广州现代商品市场建设的一个重点 ,近几年在政府的重视推动下 ,已有很大进展 ,但仍有许多方面不相适应。因此 ,必须进一步采取措施 ,加强
介绍了印花纹样的发展和演变特点,提出了基于非线形图形的印花纹样设计创新,并且对其在丝巾图案中的应用作了详细阐述。
采用共沉淀法以氯化铝、氯化镁、氢氧化钠及碳酸钠为原料,制备镁铝双金属氢氧化物,控制投料的镁铝比,陈化结晶时间和体系pH值,并用XRD,SEM和TGA对产物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
<正>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多语种外语翻译出版座谈会暨"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中的中央文献翻译"研讨会。我谨代表中央编译局,
回顾了变曲率摩擦单摆隔震支座(VCFP)和球面摩擦复摆隔震支座(DCFP)的发展历程,结合二者的优势提出新型变曲率摩擦复摆隔震支座(DVCFP),从力学平衡原理出发对两类函数曲面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