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8年以来,中国证监会陆续颁布实施针对“财务状况异常或其他异常”上市公司的特别处理办法和退市风险警示制度,即ST和*ST,伴随而来的是名称前被冠以“ST”或“*ST”的上市公司,这些被特别处理的公司面临诸多不利,如股票交易涨幅受限、被迫退市等。大部分上市公司都非常珍惜上市资格,所以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摘帽”资产重组就是其中一种方式。但是,企业在危机扭转之后还有自身发展需要,资产重组能否为企业带来长远利益或资产重组效果是否显著便成为目前一大研究课题。目前,已有的对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前后经营状况的研究文献多以绩效的实证分析为主,而对ST公司资产重组前后进行全面财务分析的文章较少。那么,对ST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前后做全面的财务分析对研究资产重组效果具有深远的意义。文章首先介绍了冀东装备资产重组背景和重组过程,继而对2011前后两年,即总共五年的财务报表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数据探讨其资产重组后的经营情况是否有所改善,主要包括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比率分析。针对以上分析结果总结其资产重组效果呈现短期改善的原因,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并对选择资产重组方式来摆脱财务困境的企业提出可借鉴点。冀东装备的资产重组类型为资产置换,通过优质资产与劣质资产的置换改变其原有主营业务,短期重组效果很明显,第二年就成功“脱帽”,资产重组确实可以帮助企业脱困。但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并不仅仅是为了摆脱一时之困,更是为了能有发展与更高的盈利。通过对冀东装备进行财务分析,可以发现其短期效果明显,但长期可持续发展优势并未凸显,很多指标都显示其资产重组后盈利下降,如股东权益回报率、主营业务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这说明冀东装备的资产重组行为并未对其业绩改善提供长远帮助。所以文章最后对冀东装备资产重组效果产生的原因进行了阐述,并对冀东装备自身发展和具有同种情况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提出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