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中小学开展廉洁教育是我们党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战略举措。经过十几年的艰难探索,大中小学廉洁教育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廉洁教育的基本模式逐渐形成,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教育内容体系逐渐完备,教育方法不断创新,教育效果逐渐显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反腐倡廉建设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围绕构建“不敢腐”、“不能腐”和“不想腐”的体制机制这一奋斗目标,党中央将面向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政教育和面向社会大众的廉洁教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就如何廉政教育和廉洁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其中,一个重要思想就是要积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借鉴传统社会的基本经验,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廉政教育和廉洁教育。在德育教育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这为新时代的廉洁教育指明了方向。青少年廉洁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廉洁教育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必须探索将廉洁教育植根于传统廉政文化之中,大力提升廉洁教育实效性的实现途径。这需要从历史上的道德教育中探寻有益的经验和做法。《弟子规》作为传统社会青少年教育的启蒙教材,蕴含着儒家道德教育的智慧和经验。其中的德育思想、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原则等都为当代开展廉洁教育提供重要启示。探寻传统社会的德育经验,就是要在深入研究《弟子规》中德育思想的基础上获得启迪。推进廉洁教育,既可以借鉴其中的德育内容,也可以借鉴其中的德育原则,还可以借鉴其中的德育方法。发掘《弟子规》的德育思想,有助于改进当前的廉洁教育,提高廉洁教育的实效性。《弟子规》中的德育内容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一是孝思想。孝是传统社会儒家道德体系的核心内容。从本意上讲,它是处理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的基本规范。传承孝思想是《弟子规》的首要任务,因此,它特别强调“孝亲”与“事亲”。二是悌思想,这是儒家协调兄弟姊妹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兄恭弟悌是其基本要求。《弟子规》将“入则悌”作为青少年的基本道德要求。三是谨省思想。这是是儒家对社会成员生活作风方面的基本规范。注重反省,强调自我纠错是其基本要求。四是诚信是儒家道德体系中如何接人待物的道德规范。态度诚恳,言而有信是其基本要求。五是“亲仁”思想。仁是社会成员处理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重大关系的道德范畴。爱人和相互尊重是其基本要求。六是学文思想。这是儒家关于青少年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基本规范。《弟子规》的德育方法主要体现在,一是注重青少年整体道德观的教育与养成。二是高度注重青少年家庭道德教育。三是高度重视受教育者主体功能的发挥。四是注重多种道德教育方法的有机统一。《弟子规》中的德育思想对青少年廉洁教育的启示:一是注重青少年廉洁观的总体性建构。这就是为青少年廉洁教育确立更加明确而具体的目标。二是高度重视传统孝文化的开发与运用。这就是重视推动传统孝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服务于当代廉洁教育。三是重视廉洁教育内容的生活化和具体化。这就是使廉洁教育立足现实,面向现实,从现实生活需要出发,按照现实生活的逻辑去展开,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四是注重青少年规则意识的教育与养成。这就是帮助他们培养规则意识,教育引导他们养成认同规则、遵守规则和维护规则良好习惯,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认同者、遵守着和维护者。只有统筹和运用好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原则等相关要素,才能不断提高廉洁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