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STEAM课程设计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tianzhiyou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STEAM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基础教育阶段开展STEAM课程日益增多,随之而来是一系列STEAM课程设计问题。笔者在教育实习中担任四年级STEAM《设计与制作》校本课程的教学,发现这类课程在课程设计上容易出现形式“固化”、内容“难化”的问题,而且学生也没能循序渐进的学习,很容易失去兴趣、降低学习积极性。课程设计是一门课程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优化课程设计,构建合理的课程设计框架,保证学习内容的层层递进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查阅文献,总结了基于工程挑战赛项目的STEAM课程设计一般过程:以建构主义课程观和STEAM教育理念为基础,调查学生需求,对学情进行分析(包括涉及到的知识点),形成课程目标,在选择组织课程内容中要对情境、任务、探究形式进行设计,而课程内容决定了课程具体目标的制定。接下来重点对需求、学情、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进行具体分析:(1)学生需求包括知识需求、思维需求和隐性需求。(2)学生学情包括学生的认知能力、已有的知识经验(与STEAM相关的学科课程知识:科学、数学、美术)。(3)课程目标包含相互融合、促进的“知识、思维、能力、创新、价值观”五维目标。(4)课程内容的选择中要融合S、T、E、A、M和设计与制作要素;内容的组织中以“科学探究”为基础,根据“引导性活动、挑战性活动、开放性活动”使内容呈现“螺旋上升”的组织形式。接下来,以L小学四年级STEAM《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运用行动研究、课堂观察、访谈等方法,结合理论和实践进行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改进设计。另外,又以三个项目为载体进行再研究,设计针对四年级的STEAM《设计与制作》课程,为STEAM设计与制作类课程开发者提供可以参考的实例。对L小学完善《设计与制作》课程提出六点建议:(1)选择学生感兴趣并具有一定难度的项目。(2)在项目之间上采取“螺旋上升”的组织关系。(3)情境选取要真实、有效。(4)问题导向要清晰表达。(5)任务设置综合考虑变量多少以及难易。(6)探究流程灵活进行。对STEAM课程设计者提出两点建议:(1)在课程目标设计中,知识目标要依学生兴趣选择包含STEAM知识的目标,思维目标包括问题解决思维和设计思维,能力目标用逻辑线明确,创新目标和价值观目标根据课程要素分析确定。(2)在课程内容设计中,选择的课程内容为“融合S、T、E、A、M、设计与制作要素”的工程类项目,在内容组织上要按照探究过程中变量多少以及难易程度层层递进,遵循“螺旋上升”理念。
其他文献
四川方言语气词"哦"有其独特的情态意义,与其在汉民族共同语中的身份完全不同。我们在这里对四川方言语气词"哦"的情态功能以及其礼貌值做讨论,有利于规范"哦"在方言中的使用
推导了基于角增量和角速率的两种旋转矢量算法(RVA)及其计算误差,并从理论上分析、比较了两种RVA及其圆锥补偿误差(CCE);在不考虑传感器误差情况下,对两种算法的CCE进行了基
检视台湾新闻界自报禁解除20年来的整体表现,在新闻自由大幅度提高的同时,新闻专业水准却向下沉沦,媒体"社会公器"的功能弱化。台湾新闻媒体自由与责任冲突产生的原因在于台
综述了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的研究现状。根据影响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的主要因素,从有机溶剂、锂盐及添加剂三个方面阐述了改善低温性能的途径,最后指出了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低
<正>1976年12月,河南开封地区文管会、新郑县文管会、郑州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联合举办文物考古短训班,在新郑以南12公里处的唐户遗址发掘了一批两周时期的墓葬。其中M3、M11
本文主要以新课标教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路径构建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为依据,首先分析新课标教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1.建立识别方法修正机制,提高精准识别的精准度。一方面,国家层面政策需要在现有的自上而下测算贫困人口规模基础上,再考虑按实地抽取相关贫困影响因子计算本地的贫困发生率,
本文从女性主义理论核心“社会性别”的角度观照大众传媒 ,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内容上分析传媒中常见的几种男性话语 :1、将女性视为“第二性” ;2、将女性对象化、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