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熟人关系圈的自我呈现探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ha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用手机上网的人数高达5.57亿。而据微信平台首份数据研究报告显示,平均每天打开微信10次以上的用户已经占比55.2%。可以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微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微信为代表的“微时代”,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社交的时空概念、氛围和方式。在微信这一基于“熟人链接”的虚拟情境下,用户建构、呈现自我的方式也显示出了不同以往的新特点。在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看来,人生就是一出戏。每个人都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并为了呈现被观众接受的形象而竭力表演。那么微信舞台与传统舞台有何不同?面对亲朋好友的集体“在场”,用户的角色扮演有哪些新形式?微信中的表演策略对用户的日常生活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本文采用分层抽样和立意抽样相结合的抽样方法,以戈夫曼的“拟剧理论”为研究视角,以虚拟民族志、文本分析、深度访谈为研究方法,拟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通过研究发现,“强连带”的微信舞台,使用户对自我理想化的建构大多基于现实,由距离带来的神秘感也化为乌有;在与好友的互动中,传统道德束缚在微信场域持续延伸,用“点赞”来表示赞美、关注对方的方式颇受欢迎;同时,微信“线上”、“线下”的表演互相渗透,“屏蔽”功能给用户隔离垃圾信息和不受欢迎的观众带来很大便利,而一旦表演崩溃,演员将在现实生活中付出沉重代价。由此,在前人关于微博、匿名社区等“弱连带”情境下自我呈现的研究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挖掘了传统自我呈现理论在移动社交时代的新意,并为微信用户行为的后续研究提供线索。
其他文献
与商法的其他部分相比,票据法在世界范围内,太久没有修改了,其原因有经济上的,也有技术上的。但是,以德、日票据法学界为代表,对票据理论的研究异常活跃,他们最关注的部分可
我国实施的新《公司法》对公司资本制度进行了改革,公司注册资本制度由实缴制向认缴制转变,公司的信用基础也由资本信用向资产信用转变,公司债权人要保护好自身的利益,应该关
《行政强制法》既将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合二为一"(合称为"行政强制"),又在同一法中将它们"一分为二"(分别规定"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之所以将它们"合一
我国新刑诉法中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确立,消除了刑讯逼供等职务犯罪的思想基础、利益基础、制度基础、逻辑基础和现实基础。其建立和完善是刑事司法程序的重要内容,不仅提高了
构建媒体与企业良好互动关系,是与媒体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有关的一个重要问题。良性互动关系的构建需要媒体和企业双方共同努力,互动关系的建立强调的是两者之
技术侦查纳入法律规制是刑事诉讼法修订的一大亮点。技术侦查在提升侦查效率、助推刑事侦查从重主观证据向重客观证据模式转变的同时,具有公权滥用侵犯公民隐私、危及社会互
我国的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强调法院整体的独立性,实践中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异化为司法的地方化以及司法的行政化。在司法改革的背景下,应当把握改革契机,推动司
电力生产质量环的探讨黄岛发电厂刘殿铎,王寿增质量管理与系列标准息息相关,而建立和健全质量体系,首先是根据产品结构确定相应的质量环。1993年省电力工业局在日照召开标准化宣贯会
法学界和法律界对《宪法》第126条中"依照法律"一词包含的内容有巨大的认知差异。对"依照法律"的认知不确定致使法院处理与宪法的关系进退失据。《宪法》第126条中的"法律"特
"扒窃"入刑的法理构建,是被害人教义学与行为人刑法分工合作的结果。一方面,应从被害人视角出发,在不法构成要件层面进行扒窃概念的建构;"公共场所"与"随身携带"并非界定扒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