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Cr(Ⅵ)离子污水灌溉条件下水稻土微生物生态特征及生理学指标的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ballb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金属是一类重要的土壤污染物,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环境质量评价以及污染预警体系的建立等方面的研究,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土壤环境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1,31]。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的影响,前人也有不少研究,但结合作物全生育周期,对土壤微生物生态及生理特征进行跟踪测定的研究未见报道。本项试验利用扬州大学农学院网室水稻盆栽园为研究平台,模拟Cr(Ⅵ)离子污水灌溉水稻植株,系统测定了水稻土壤微生物的生态及生理学指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基础呼吸作用、脲酶活性、氨化作用以及反硝化活性均与重金属的加入量呈现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性;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过氧化氢酶活性与重金属的加入量呈现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性。2、Cr(Ⅵ)胁迫对土壤微生物各不同生理生化活性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以及脲酶活性等指标对Cr(Ⅵ)胁迫较为敏感,可考虑用来作为重金属污染程度的指征。3、低浓度的Cr(Ⅵ)能极大地刺激细菌的生长,高浓度的Cr(Ⅵ)则起到抑制作用;水稻各生育期土壤的真菌、放线菌和解钾菌的数量均与重金属含量呈现负相关性;解磷菌的数量却与重金属含量呈正相关性。4、不同水稻生育期,各指标对Cr(Ⅵ)的敏感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一般地,成熟期和拔节期水稻土微生物对重金属敏感程度大于分蘖期和抽穗期。5、Si元素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Cr(Ⅵ)对水稻土壤微生物的胁迫作用。
其他文献
为了减少水稻生产中的氮肥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本研究从协调氮肥投入与土壤供氮、作物需氮的时空一致性入手,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对目前中国水稻施肥现状进行深
对耕地地力评价能够有效的掌握耕地的土壤肥力状况、养分状况、土壤障碍因素等等,对指导农业生产,科学施肥有着重要意义。全国于2012年已经基本完成县域耕地地力评价,在2013
近年来江西省经济快速发展、地价迅猛增加,无论是地价的上涨、征地土地年产值的提高,还是土地开发费用的增加,都会对工业用地的价格产生很大的影响。但在实际的土地交易市场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