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以1,2,4-三唑(trz)等含氮杂环类配体构筑的新型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旨在依据晶体工程学原理,合理地选择有机羧酸配体和金属离子,协同含氮杂环类配体合成具有新颖结构的配位聚合物并探讨它们的性能。系统考察了影响配位聚合物生成的主要因素(如反应物配比、金属源、反应温度、时间和体系pH值等),设计合成了14个含过渡金属的配位聚合物,为配位聚合物的晶体工程积累了有价值的实验数据。1.以trz和芳香类多羧酸(间苯二甲酸、5-羟基间苯二甲酸、5-硝基间苯二甲酸、苯三酸和均苯四甲酸)为配体合成了4个具有柱撑结构的三维多核Zn(II)配位聚合物(1-4)和1个一维Zn(II)配位聚合物(5)。通过改变羧酸类配体的取代基,成功调控了化合物1-4的孔径大小和骨架开放程度。化合物1-5的合成丰富了trz和芳香类多羧酸混合配体体系的网络结构。2.以trz和脂肪类多羧酸(丁二酸、酒石酸和己二酸)为配体合成了3个含混合配体的Zn(II)配位聚合物。化合物6和7中类似的二维结构基元{[Zn4(trz)4]4+}n呈现不同的排列方式,由于羧酸不同的配位方式,化合物6和7分别呈二维和三维结构,其热稳定性也相应有所不同。化合物8在trz和己二酸配体协同作用下形成了三维多核结构。3.为了考察其它含氮杂环类配体对配位聚合物结构的影响,选择1,10-邻菲咯啉和有机羧酸(对硝基苯甲酸、5-硝基间苯二甲酸、酒石酸和苹果酸)混合配体体系进行研究,得到了6个以过渡金属离子(Zn, Cd)为中心的配位聚合物,其中化合物9-13具有新型的超分子网络结构,化合物14在合成过程中发生了原位反应。同时,化合物1-7和12在室温下具有较强的荧光发射,具有成为发光材料的潜在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