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着重专业技能教育,忽视文化基础教育的现象。尤其在工科中职学校,语文课作为一门重要文化基础课,却遭到严重忽视,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教学效果不尽人意。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要求中职学生不但要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以及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的能力。语文课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在工科中职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通过语文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语言文化知识,以促进专业课的学习,形成专业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达到培养全人的目的。因此,工科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枣庄工业学校、滕州科技职业学校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等研究方法,从学生的学习状况入手,客观调查分析了工科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现状:工科中职的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较差,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应有的学习兴趣,甚至存在严重的厌学现象。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工科中职目前落后的教学现状所致。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导向下,实用主义思想导致了职业教育急功近利的行为。学校对包括语文课在内的文化基础课重视不够,语文学科设置不合理;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式、方法简单、落后,教学内容单一、陈旧,很少体现职业特色;另外,也没有建立合理的能力考核评价体系。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工科中职的语文教学质量,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笔者就此以所执教的枣庄工业学校近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为基础,提出:学校教育方要转变思想、明确语文教学目标,同时引导学生确定适当的语文学习目标;教师首先要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然后通过完善语文教学内容,改善语文教学方法、手段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设出好学、乐学的学习氛围,变学生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的探求发现。从而提高工科中职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以期实现工科中职最终的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