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义术语翻译的准确性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o2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讨论了如何准确翻译近义术语。准确性标准是大家公认的翻译的基本要求。术语翻译是翻译行业的一个特殊领域,其特殊性在于其跨文化、跨语言和跨学科属性。且术语本身具有的专业性、科学性、单义性和系统性等特点,决定了译者在做术语翻译时必须时刻以准确性作为重要标杆。翻译项目中近义术语出现频率高,如何将近义术语准确翻译成为一个重要问题。于是便以项目中的四组近义术语为例展开讨论。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前提,第二部分是案例分析。通过理论论证、举例论证以及对比论证等方法,最后总结出文本中近义术语翻译的方式。第一部分中,一是对前人在术语翻译及其标准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二是重点阐述了准确性标准。术语翻译是译者用目的语将源语言文本中的信息尽可能还原的翻译活动。准确性在整个翻译领域都是至关重要的。所谓准确性是指与标准值的差异程度,准确性高,则差异度小。那么在翻译中,标准值指的就是原文所表达的意义,翻译重点就在于还原原文想要表达的意思,做到译文与原文内涵差异度尽可能小,也就是准确性尽可能高。译者在进行术语翻译时,一方面要摆正态度,以严谨负责的精神状态投入翻译活动中;另一方面则是要巨细靡遗地记录、思考并最终解决翻译时遇到的问题。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尽量寻找论证依据,论据的充分与否取决于资料查找是否丰富,信息获得渠道是否多样,原文理解是否深入,对比分析逻辑是否严密等等因素。在论据充分的情况下,译者才能获得术语翻译的正确角度和方法,才能得到准确性高的翻译结果。第二部分是案例分析,即具体阐述四组近义术语的翻译。《国际海关术语汇编》是由国际海关组织出版的,并且每隔一段时间会进行调整和再版,每一个术语都来自于各国间签订的国际公约和实际海关业务,书中内容非常严谨。译者在翻译时常会遇到混淆含义、近义词翻译、一词多义以及前后一致性等问题,如果说前后一致性问题要求译者要考虑到术语翻译的系统性要求的话,那么混淆含义、近义词翻译和一词多义问题就有赖于译者对翻译准确性的把握了。第二部分列举了文本中出现频率高、翻译难度大的四组近义术语,分别是CARGO和GOODS、 DUTIES和TAXES、GUARANTEE和SECURITY、RELIEF和REMISSION。另外,这些近义词的存在必然是涉及到了海关业务不同方面,这就要求译者采取各种方法,对这些近义词的意义进行深入地比较和分析,通过有力的论据最终确定最准确最恰当的翻译方案。论证采取的方法主要有:一是寻求丰富论据,包括双语词典、原文名词解释、上下文联系、法律文件及其他官方资料等。二是对各种论据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归纳出合适的翻译结果。综上所述,近义术语翻译应采取综合翻译的方式,不仅要理解其字面含义,更要在充分的论据基础上抓取其核心意义,并用目的语准确表达。
其他文献
对于食品安全快速筛查、在线质控和现场速测的仪器设备,国内多数业内人士的认识都存在一定的误区,即将在线质控技术归于快速检测技术,或对在线质控技术与设备没有足够认识。实际
微课教学资源的建设对特殊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针对不同类别的特殊学生,设计符合他们缺陷补偿的微课资源尤为重要。特殊群体的微课建设,需图比字
<正>2013年8月27日,我国正式加入《多边税收征管互助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成为《公约》第56个缔约方。至此,二十国集团所有成员都已加入《公约》,标志着国际社会进一步
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问题十分重要。目前高校的资助工作偏重于日常的资助管理,存在德育缺位现象,影响了经济困难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应坚持"助育结合,在助困中育人"的新理念,采取
随着经济的飞跃发展,人们思想的不断地进步,恋爱和结婚的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不能恋爱的人、觉得恋爱非常麻烦的人和不结婚的人群也在不断地增加。本文关于这个社会现象所反
虚拟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网络主动对接的产物。开展此项教学改革,赋予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鲜明的时代特征,开拓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其优势和特点
研究了常压下微波加热促进尿素与乙二醛缩合成甘脲的反应,考察了在盐酸为催化剂时,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pH值对甘脲得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微波对此反应有很
日本江户时期曾有人对9种《水浒》版本进行校勘研究,留下了《〈水浒〉刊本随见抄之》,对后来日本的《水浒》版本研究很有影响。上世纪30年代,神山闰次指出:百回不分卷本的李玄伯
<正>"微课"是指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以其"小而精"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哲学范式是历史的形成的。随着人们主体意识的唤醒、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人学转换与构建提上了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