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计算模型研究与探索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kb8i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dleman博士通过对含有7个顶点的有向哈密顿路的顶点进行编码,得到相应的DNA链,再通过生物操作:连接,变性,PCR扩增,电泳等等求解出了这一难题。实验的成功,开启了分子计算,尤其是DNA计算的新篇章。DNA链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其自身的含有大量的遗传密码,及其计算时巨大的并行性不仅仅对解决像:可满足性问题,顶点覆盖问题,团问题,和独立集问题等NP-完全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也吸引着专家学者们将DNA计算与其他学科或算法相结合用于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最小生成树和可满足性问题的一些背景知识,及现在的研究现状,其次对DNA计算的编码及一些常用的计算模型进行了总结。然后,详细介绍了用凝胶电泳的方法求解最小支撑树的相关问题。利用DNA的热力学特性,根据图的边权长不同,给它们设计不同的DNA链,这些DNA链的溶解温度也不同。根据温度的不同,进行电泳时DNA分子的形状不同,电泳的速度也不同。再根据电泳速度分离出最小支撑树的所有边。以五个顶点的赋权图为例并求它的最小支撑树,用来说明该方法的简便性。接着,介绍了用基于DNA自组装模型求解可满足性问题。先通过编码可满足性问题变量的特殊补链,使其自组装成分子信标结构;再与数据池中初始DNA链发生杂交反应,通过反应前后分子信标的荧光的变化来判断是否是可满足性问题的解。若是可行解会产生荧光,通过拍照即可记录可行解。该方法操作简单,便于观察。最后,总结全文,以DNA计算模型在图论与离散数学中为例,讨论了DNA计算模型的应用,并展望DNA计算及DNA计算机的发展前景。
其他文献
本文给出了一种求解球面上二维准地转模型的方法,即傅里叶有限体积元法.这种方法不仅守恒,计算效率高,而且有效地解决了极点问题.在这个模型的基础上,我们利用无导数优化算法求出
学位
本文应用变分法和临界点理论中的基本方法,研究了一类Hamilton系统和两类椭圆系统解的存在性和多解性.全文共分为三章,其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考虑了一类p-Laplace系统:此处为
由于对模糊关系方程的广泛应用,如何求解各类模糊关系方程以及判断在各类模糊代数下矩阵的强正则性问题,已经具有了必要的现实意义。其中,关于max-min模糊关系方程解的唯一性以
研究了一个有限群何时在某个正规子群上可裂的问题,推广了著名的Huppert可裂性定理,主要是把Huppert可裂性定理中讨论的p-版本推广到了π版本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证明,从而得到一
本文运用国际上流行的风险度量方法:VaR方法和CVaR方法,以方差原理计算再保费,推导验证成数再保险的最优自留比例。得到在给定风险承受程度、风险分布函数和再保险人的安全附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