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髋部结构几何力学参数的变化,及其在预测髋部脆性骨折危险性的临床意义。研究对象与方法: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216名绝经后女性测量股骨颈骨密度(FN-BMD),并由HSA软件在DXA扫描图像上分析得出的髋结构几何力学参数,包括截面弯曲模量(SEM)、股骨颈横截面转动惯量(CSMI)、股骨颈横截面积(CSA)、屈曲应力比(BR)、股骨颈的皮质骨厚度(FNCT)及股骨颈干角(NSA)。按照是否骨折情况分为骨折组(70例)及非骨折组(146例),按照骨密度分为正常骨量组(20例)、低骨量(88例)及骨质疏松组(108例),分别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1.体重指数(BMI)、FN-BMD、CSA、CSMI、FNCT、SEM在骨折组低于对照组(P<0.05),年龄、BR在骨折组高于对照组(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BMI、FN-BMD、CSA、CSMI、FNCT、SEM、BR影响骨折发生的因素,得出FN-BMD、FNCT是判定绝经后妇女髋部脆性骨折的最相关的危险因素。3.FN-BMD、CSA、CSMI、FNCT、SEM与年龄呈负相关,CSA、SEM与FN-BMD呈显著正相关(r=0.945,r=0.763,P<0.001),BR与FN-BMD呈显著负相关(r=-0.854,P<0.001),与年龄呈中度正相关。NSA角与年龄、绝经年龄、FN-BMD无相关性。4.通过ROC曲线分析髋关节几何学参数、FN-BMD及二者联合预测髋部骨折准确度,发现髋结构分析(HSA)联合FN-BM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0,P=0.000),高于FN-BMD及髋关节几何学参数单独对脆性骨折的预测,并曲线下面积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绝经后妇女的髋部骨强度不仅与骨量丢失相关,还与几何力学空间因素改变相关,故临床预测髋部脆性骨折应考虑股骨颈骨密度及髋几何结构参数。2.髋结构分析联合股骨颈骨密度测定可以提高髋部脆性骨折风险的预测水平。